麾下刺奸、賊捕分駐酈城市樓,監察日常諸情。劉備這才放心。之所以選二人,乃因酈城中除了少數酈村編戶,大多來自淮泗。兩人祖籍九江郡,正是淮泗男兒。民情風俗皆知曉。便於管理。
郡中皆知聖上許少君侯‘便宜行事’之權。故而對酈城的督造事宜,上下皆無非議。
依照祖制,列侯可自置家丞、庶子、門大夫、洗馬、行人等官,治府事。
以前不過是個十里亭侯,徒惹人笑。如今轄地百里,侯府官員便可酌情授予了。
擇吉日,拜耿雍、崔鈞,為家丞。授銅印。印面一寸見方,通高二指。印銅鑄,方形,瓦紐。印文為篆,白文,六字三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漢臨鄉侯家丞」。
左右家丞,秩千石。輔佐少君侯總理封邑政務的家臣,即家臣之長。
耿雍依舊掌管封邑內所有旗樓,以及所屬刺奸、賊捕。而崔鈞依舊負責轄地所有置驛官吏。共同監察百吏。
耿崔二丞,領千石俸。轟動學壇。
少君侯竟能開出千石俸祿!
有心人這便取出封邑地形圖。對比樓桑和酈城的方位,有人斷言,大利亭、督亢亭、臨鄉城,自當另築新城。
加上樓桑邑。少君侯下轄將有五座城邑。
五座城邑,需五位城長。還有丞、尉,大小官吏……
“心動否?”
拄著鋤頭的華歆,笑問兩位摯友。
邴原是誠實人。亦笑著直起身:“千石高俸,如何能不心動。”
管寧也停下鋤頭:“聽聞少君侯去信郡中,言要築堤圩田,廣納流民。若真能如此,我便去自投門下。”
華歆大喜:“同去、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