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單于去世,屠特若屍逐剛剛繼位,如今一戰殞命。引匈奴動盪,激發內訌。
再無力抵禦鮮卑南下。
萬幸,四年後正值壯年的檀石槐無故暴斃。鮮卑亦分裂成三部,各自為政,互相攻伐。也無力吞併蠶食漢土。
黃忠說,最快八月,最遲九月,朝廷便會發兵。
劉備點頭稱善。
還有三、四個月的時間可供劉備轉圜,需早做準備。
這便秘密安排侯府良匠,打造守城諸器,製備行軍乾糧、草料不提。
事關機密。不宜書信。烏蓮遣親隨北上。很快,右北平烏桓王烏延便傳回胡語口訊。說,出盧龍塞四百里,可達白檀屯戍城。
盧龍塞,位於徐無山麓最東,坐落於兩山之間。左側梅山,右側雲山。
西漢時,漢與匈奴在右北平一帶長年作戰,盧龍塞還算暢通。但從東漢建武年間至今,一百餘年,這條關路人跡罕至,只有“微徑可從”。出行不易不說。竟有數百里路程。
再者說,何為屯戍城?
原來。
為防禦異族,開發邊疆,兩漢沿長城一線營造了大量關塞。如烽、燧、關、侯城和屯戍城,作為報警和駐軍之用,並組成堅固的防禦體系。屯戍城,既是屯駐重兵之所,亦是邊疆屯田之地。
“白檀”,即“白檀山”,位於高石水(瀑河)南岸。
《水經注》:“濡河又東南,水流回曲,謂之曲河。鎮東北三百里,又東出峽入安州界,東南流逕漁陽白檀縣故城。”《漢書?地理志》曰:“濡水出縣北蠻中。漢景帝詔李廣曰:將軍其帥師東轅,弭節白檀者也”。
兩相結合,可確定白檀故址在盧龍塞西北四百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