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兵悍勇,卻聽渠帥號令。若能許以重利,結好各族精夫。待援兵散去,一戰可破。書中又說,九江蠻亂,始於貪官汙吏,蠻漢相爭。苛政盤剝,又刻意偏袒。故南蠻時時積怒而反。只需設方略,盡破兇惡之徒,收郡中奸吏盡殺之,蠻亂自解。
史書把陽球歸為‘酷吏’,枉死於大獄。但他為人是非分清,愛憎分明。為國鋤奸,為民除害。這種酷吏,著實可敬。
然而在劉備看來。只殺奸吏惡徒,卻不嚴懲陰謀反叛之人。亦是不對。長此以往,但凡積怒,便會反叛。朝廷只殺奸吏惡徒,卻不誅叛蠻賊酋。皆有恃無恐。反叛之心日重。久成頑疾。等天下大亂,此地皆已成宿賊!
民心思亂,便是說此。
奸吏惡徒要殺。叛蠻賊酋亦要盡數誅殺。如此恩威並重,才能震懾蠻族,亦令漢人信服。
不等春暖花開,部曲已操練起來。演武場內整日殺聲震天。卻再不賣票。邑民紛紛打聽詢問。漸漸的,少君侯要外出平亂的訊息,開始在邑中流傳。
派往九江郡的數隊刺奸,今日返回。將郡中山水,細細道來。劉備招蘇伯等人,製成沙盤模型。與眾將細細揣摩。
洛陽來函,說朝廷已準恩師所請。不日便有六百里加急公文送到。
劉備輕輕走出書房。環視著邑中風情,內心忽生出一絲眷戀不捨。
母親說男兒志在四方。
劉備不敢反駁。或許,能守一方昇平,也還不錯。天下,畢竟是天下人的天下。想我母子二人,妻妾九個。又能吃穿多少。不過是良田百畝,桑麻十株。
何苦來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