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寺,皆預留‘版面’。文武暢所欲言,只需於國有利,則百無禁忌。另置如‘名家答疑’等,特殊版塊。國內讀者,凡有不解,皆可來函。由名儒國士,擇一答覆。授業、傳道、解惑,雖遠隔千里,水路並進,一日可達。”劉備早有定計。
薊國署寺,皆有版面。終讓群臣安心。如主公口出暢所欲言。又謂文無第一。若成一人言堂,乃我輩之恥也。
“敢問主公,日報何名?”右相耿雍,亦躍躍欲試。
“名曰‘朝聞’。”劉備笑道。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鄭玄拜服。
《朝聞日報》,正式創刊。
“當由何人‘為國秉筆’。”右相再問。百官無不躍躍欲試。
劉備亦有定計:“由門下署,全權負責。新設‘門下報館’。主,朝聞日報。編撰核審,排版刊印,由文休負責。往來各屬寺,傳遞訊息,催促手稿,則交由季禮掌管。”
“臣,領命。”門下記室掾張節,奮然起身,趨步登堂。
“記室屬吏,若不足用,可從太學生,女校生中,擇選。若去異地採風,當遣公車前往。所募少吏,可稱‘記佐’。秩百石至二百石。日報刊印前,當交由‘主編’審定。主編,可聘國士大儒兼任。”
“喏。”許靖、張節,雙雙下拜。
主公明以照奸,光融天下。
凡有所出,皆經深思熟慮。貲庫掌國之財富,報館扼天下喉舌。無不如此。
“老臣願兼主編之責。”如此盛事,上庠令鄭玄,當仁不讓。
“老臣當為鄭公分擔。”門下祭酒司馬徽,亦不甘人後。
“武人之事,自少不了黃某。”王傅亦抱拳出列。薊國文興武盛,崇文尚武。所謂以武會友。武人自當分去半張版面。
“報——”便有白髮御姬,趨步入殿:“四少師殿外求見。”
百官心領神會。劉備始料未及:“速請來見。”
為國秉筆,功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