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進,起身奏報:“薊王此舉,利國利民。臣,無異議。”
“臣等,無異議。”
竇太皇言猶在耳,此情此景令少帝感懷頗深。萬勿授人以柄,落天下口食。
“准奏。”
果然薊王無難事。
書傳長沙益陽縣。海市令遂遣探險船隊,逆行沅水,摸索航道,記錄沿線險灘,及兩岸風土民情。
得一萬五溪蠻卒,並三千義賊。宋奇聲勢大漲。先不急攻掠縣中塢堡。皆換裝樓桑兵甲,知曉令行禁止。又飽食酣睡,犒賞三軍。這才殺奔而出。
宗賊私兵,如何能擋。不等強攻,許多塢堡便遭裡應外合,一夜淪陷。家小裝船,輸往洛陽,聽候右丞發落。米糧開倉,田券燒光,家奴釋放。綾羅綢緞,金玉珠寶,皆等價兌換成券鈔,用於購買牲畜、良種、磚石、木料、農作機關器,諸如此類。蠻漢毗鄰而居,高樓錯落有致。為防毒物水患滋擾,皆比照薊國式樣,造幹欄重樓。
荊南多山,巨木參天。命人砍伐,順流而下。滷水鹽漬後,正當其用。周遭亦多井鹽。南郡巫縣,乃華夏最早鹽產地之一。距今漢已三千年之久。上古時為巫咸國,有天然滷泉自山洞流出,因鹽而興:“當虞夏之際,巫國以鹽業興“。惠及先秦及兩漢。後世稱“一泉流白玉,萬里走黃金”、“吳蜀之貨,鹹薈於此”、“利分秦楚域,澤沛漢唐年”,足見興盛。
天然滷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浸泡鹽漬木,誰來心疼。
益陽欣欣向榮,漢蠻俱歡顏。卻有一人,整日寢食難安。
正是長沙太守,吳人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