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中夏地薄’,種之不生。’帝乃止。”
僅“中夏地薄”一言,便知西王母歸屬。稱大漢為“中夏”,言下之意,己亦出身諸夏。
“目中夏而佈德,瞰四裔而抗稜。”與“中夏”相對,便是“四裔”。指幽州、崇山、三危、羽山,四個邊遠地區。因在四方邊裔,故稱。幽州為北裔,崇山為南裔,三危為西裔,羽山為東裔。“三危既宅,三苗丕敘”。又“三危為西裔之山也。”
“舜流共工於幽州,放驩兜於崇山,殺三苗於三危,殛鯀於羽山,四罪而天下鹹服,誅不仁也。”
西王母所在崑崙,便是三危之地。
自古以來,便屬華夏。
“左公身兼要職,守隴山雄關,區分華夷。不可有一日之疏。不便叨擾,故繞道而行。”車內西王母,依舊雌雄莫辨。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西王母當面,左慈竟生如坐針氈之感,難從容穩坐釣魚臺。
高下立判。
“聞雌雞化雄,點石成金。乃崑崙宮不傳之秘。今日得見,心悅誠服。”左慈輕輕一點,便有錦鯉憑空躍出,消失不見。
“王母請自去。”幻術已解,前路皆成通途。
車內西王母,亦不糾纏:“後會有期。”
“恭送王母。”左慈執晚輩禮,躬身相送。
連汙衣大仙左元放,皆甘拜下風。西王母一身修為,深不可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