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騰拭淚下拜:“謝王上保全家小之義,提攜末將之恩!恩義重如泰山。馬騰無以為報,此生便追隨大將軍,刀山火海,萬死不辭!”
“壽成何不改口?”李儒笑言。
“馬騰拜見主公!”這便五體投地。
劉備亦喜,遂離席攙扶:“壽成速起。”
“恭喜主公,又得一員上將。”饒是不苟言笑的長史蓋勳,亦難免動容。
劉備亦想不到。馬騰、韓遂,西州雙雄。一個先為護羌校尉,一個後為護氐校尉。正應了那句,時勢造英雄。
行認主大禮,便為薊王家臣。待重新入座,李儒含笑問道:“朝廷欲令‘護氐校尉’治武都。尚書令來信詢問,主公尚未答覆。不知壽成,以為如何?”
“武都氐人,多白馬羌。白馬今已為主公所用,不再為患。然巴蜀氐人,卻未曾歸順。依臣之見,當治陰平。”馬騰果有眼光。
“陰平。”劉備卻十分生疏:“又在何處?”
李儒眸中精光一閃:“取圖來!”
在涼州山川地形圖左下角,終於得見。
陰平,又稱陰平道,簡稱“陰平”。位於益州刺史部下轄,廣漢屬國境內。安帝永初二年(108年),分陰平道、甸氐道、剛氐道置廣漢屬國,治陰平。
劉備如何能不醒悟:“陰平道在益州境內。”所謂得隴望蜀。幾位謀主,似已開始惦記蜀中山水民情了麼。
“如此,文和且替孤向尚書檯諫言。便說,護氐校尉,治陰平為宜。”劉備歷來果斷。
“臣,領命。”李儒等人肅容下拜。
君臣之間,莫逆於心。皆為天下萬民計,何須多言。亦無須做小女兒姿態。再延大漢國祚,捨我其誰。
話說。劉備依稀記得,此處有一條尚未開闢的古道,可直通成都。
“益州治何處?”
“雒縣。”李儒答道。
竟不是成都……
武都郡,下辯城外,都亭。
一輛幕府馬車,正停在路旁。路上車輛紛紛低頭避讓。而車內之人,卻旁若無人,不時掀簾窺探。此人,正是奔赴大震關,以身相試的許師。
卻不知。本該徑直前往大震關的女巫,為何繞行武都,且經停此地。
不久即從官道自東向西,駛來一輛老舊輜車。與典雅華美的新式幕府馬車,並停道旁。
“姐姐別來無恙?”許師推窗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