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眸中盡是深意。如何才能讓薊王,心甘情願,雙手奉上。
劉備早已見慣不怪。不去招惹她便是。
何後忽覺眼角刺痛。微抬螓首,只見薊王身後,何氏目光清洌。隨之收攏媚態,頓時母儀天下。
所幸宗正署一眾屬吏頗為幹練。接來送往,井井有條。勳貴入右殿,百官入左殿。禮單呈上,賀禮清點封箱,送入庫房。待禮畢,自有心腹女中大夫,比對禮單,逐次清點。將賀禮按時令區分。鮮果、糕餅等不宜存放之物,或轉賜親眷,或賞賜內官。絲綢、錢幣、金餅等貴重物品,分門別類,入帳內府。存以後用。
皇太后壽,乃國禮。便是陛下亦有賀禮奉上。可想而知,宗室百官,又當如何。
永安宮新修庫房,一次裝滿。樂得長樂少府程璜,亦喜笑顏開。足見一斑。
忙忙碌碌,一日已逝。
華燈初上,宗正劉焉登臺拜見。言,百官齊聚,萬事皆備。
陛下欣然起身:“且去為太后祝壽。”
《晉書·禮志》曰:元正上壽,謁者引王詣樽酌壽酒,跪授侍中,侍中跪置御坐前。王還,王自酌,置位前。謁者跪奏:“藩王臣某等奉觴再拜上千萬歲。”四箱樂作,百官再拜已,飲,又再拜。謁者引王等還本位。陛下者傳就席,群臣皆跪諾。侍中、中書令、尚書令各於殿上上壽酒。登歌樂升,太官又行御酒。御酒升階,太官令(一作大官令。秦置。為少府屬官,掌宮廷膳食、酒果等。漢、魏同。)跪授侍郎,侍郎跪進御坐前。乃行百官酒。太樂令跪奏“登歌”,三終乃降。太官令跪請具御飯,到階,群臣皆起。太官令持羹跪授司徒,持飯跪授大司農,尚食持案並授持節,持節跪進御坐前。群臣就席。太樂令跪奏“奏食舉樂”。太官行百官飯案遍。食畢,太樂令跪奏“請進樂”。樂以次作。鼓吹令又前跪奏“請以次進眾伎”。乃召諸郡計吏前,受敕戒於階下。宴樂畢,謁者一人跪奏“請罷退”。鐘鼓作,群臣北面再拜,出。
儀程大致如此。
景福殿內,金碧輝煌,堆光如晝。
百官就位,陛下親臨。待竇太后步入簾後。
程璜高唱:“太后為君興——”
陛下領群臣行叩拜大禮。
竇太后自簾後言道:“賜酒。”
便有永安宮中謁者,“樽酌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