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將府五校(2 / 2)

小說:劉備的日常 作者:薰香如風

次於黃忠。

又如,大兄劉文、二兄劉武、四弟劉修,劉氏宗族亦得晉升。

總之,皆大歡喜。

每擢升一人,便有王宮侍衛高聲通報。再由官吏書於市中佈告欄,令史抄錄後遍傳國境。

訊息一經傳出。舉國轟動。

人心隨安。

所謂明以照奸。大王行高薪養廉。麾下家臣官吏,若無此能,又何敢領食高俸!

五縣民眾翹首以盼。

那些添居高位的貪官汙吏,紛紛棄官外逃。治下民眾拍手稱快。

足見薊王之盛名。

大賞群臣後,遂宣五縣官吏入殿。母親好言寬慰,替劉備收攏人心。以前種種既往不咎。以後需處處留心。王國不比郡縣。薊王勤政愛民,嫉惡如仇。

心中又存俠義。身邊亦多豪傑。

以前做官,跑了也就跑了,逃了也便逃了。

以後做官。

不妨試想一下。能逃到哪去?遣一豪傑,便是追到涯海角。必取項上人頭而歸。

不死不休。

我就問怕不怕?

有人會問。即便是輔漢大將軍幕府,加薊王宮。官職亦是有限。臨鄉轄地三百里,斗食吏多如牛毛。如何能照顧周全。

無妨。

升遷,升遷,升而得遷。

吏先升一級,幹吏甚至連升三級,調往五縣。將臨鄉的為官之道,為官之術,為官之法。悉數傳與五縣,儘快與臨鄉接軌。

各級官吏未到任前。二位國相掌管的市樓和置樓,已先行設立完畢。麾下刺奸、賊捕,細作、斥候。聞風而動。

將五縣民情,源源不斷上報臨鄉。

風評,亦是判斷本地官吏是否盡職盡責的一個重要參考。有或沒有,是否屬實,都不打緊。先存疑在錄。待有司細去驗證。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若為禍一方,自當撤職查辦。如何處置,視民情大而定。

得益於劉備一手打造的官吏架構。雖遠在洛陽,薊國國政卻未受耽擱。五縣併入,官吏到任。修路通渠、屯田安民。皆如故事。熟能生巧。一片白澤的臨鄉,便是最好的試煉場。

諸如北海一龍三人,已獨立執政。崔琰三友,亦能獨當一面。

有個別城邑,大半毀於洪水。本以為無人願來赴任。豈料新任城長看過後,欣然點頭:“尚好。”

城郭毀去大半,民居多數倒塌。斷壁殘垣,淤泥沒履。民生凋敝至此,上官還口出尚好?

好在哪?

有人、有地、有田、有房。還不叫好?本以為選了個難題,豈料如此輕鬆。汝等可知。今日臨鄉,昨日乃一片白澤,百里無人煙的督亢?哎,勝之不武啊……

敢問上官,高姓大名?

鍾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