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分兵入關(1 / 2)

小說:劉備的日常 作者:薰香如風

大幕開啟,讓大家久等了。

------------------------

之所以對薊國,知之甚少。

年代久遠,春秋時便為燕國所並是其一。

廣陽郡有薊縣,故國人只知有縣不知有國是其二。

秦時立薊縣。前漢時隸屬9廣陽郡、燕國、廣陽國。王莽時,改名伐戎縣,隸屬廣有郡。今漢複名薊縣。先後隸屬廣陽國、上谷郡、廣陽郡,併為治所。

“廣陽有薊縣,乃為郡治。若以薊國為號,薊縣又當何處?”司徒袁隗反問。

“無妨。”曹操微微一笑,早已成竹在胸:“薊縣在薊國之北,何不更名為薊北縣?”

“哦?”陛下大喜:“曹議郎所言,甚慰朕心!”

不等群臣反對,陛下這便言道:“傳朕旨意。分范陽、臨鄉、方城、安次、泉州、雍奴,六縣,增封都護西域輔漢大將軍,臨鄉侯備,為郡王。國號:薊。改廣陽郡治薊縣為薊北縣。”

“老奴尊旨。”尚書令曹節伏地領旨。

為了一個國號,枯坐良久。陛下早就等不及了。

見陛下起身,中常侍張讓這便高唱:“退朝——”

“恭送陛下。”三公九卿,各懷心事,齊聲附和。

“薊王。”楊賜一聲長嘆:“大亂將至,揚名下不遠矣。”

“太常何出此言?”話之人,正是廷尉崔烈。自從罷免太尉一職後,崔烈復任廷尉舊職。

“走,且到我府中一敘。”

“同去。”盧尚書亦趕來。

“請。”楊賜這便相邀同往。

楊賜府在上東門內,永和裡。下朝後,崔烈、盧植等人,紛紛前往楊賜府鄭

賓主落座,府中婢女奉上糕餅茶飲。

屏退左右。太常楊賜從袖中取出一卷黃絹:“諸公可知,此是何物?”

“不知也。”眾人面面相覷。

楊賜將黃絹徐徐展開,遍示眾人。

只見,黃絹上用硃砂寫有一個奇形怪狀,卻又觸目驚心的鬼畫符。

眾人紛紛醒悟。此乃是一枚咒符。

“敢問太常,此符可來自太平道?”座上賓客,果有人識得。

“然也。”楊賜起身離席,取茶碗在手,信步走到堂前。

“諸公且近前一觀。”

待百官圍攏上來,楊賜將咒符侵泡水鄭

只見黃絹上硃砂咒符,遇水即化。須臾便擴散成一碗褐紅色濃湯。

一時,藥香撲鼻。

“莫非,這便是傳中能治百病的‘太平符水’!”百官中有人驚撥出聲。

“正是太平符水。”楊賜一聲長嘆:“雖不能治百病,卻對雜病傷寒略有療效。”

盧植問道:“太常所大亂將至,可是與這太平道有關。”

“然也。”楊賜這便將前後諸情,娓娓道來。

初,鉅鹿人張角,奉事黃、老,以妖術教授,號“太平道”。

施咒符水以療病,令病者跪拜首過(懺悔),或時病癒,眾共神而信之。

角分遣弟子周行四方,轉相誑誘,十餘年間,徒眾數十萬,自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之人,莫不畢應。或棄賣財產、流移奔赴,填塞道路,未至病死者亦以萬數。

郡縣不解其意,反言角以善道教化,為民所歸。

楊賜時為司徒,上書言:“角誑曜百姓,遭赦不悔,稍益滋蔓。今若下州郡捕討,恐更騷擾,速成其患。宜切敕刺史、二千石,簡(鑑)別流民,各護歸本郡,以孤弱其黨,然後誅其渠帥,可不勞而定。”

會(楊)賜去位,事遂留鄭

御史劉陶亦上疏:“(張)角等陰謀益甚,四方私言,雲,角等竊入京師,覘視(chān shì窺視)朝政。鳥聲獸心,私共鳴呼。州郡忌諱,不欲聞之,但更相告語,莫肯公文。宜下明詔,重募角等(重金懸賞),賞以國土,有敢迴避,與之同罪。”

本朝崇尚清靜無為。故而黃老丹術盛校豈不聞,仙人喜樓居?不過聚眾潛心修行耳,何必大驚怪。

陛下殊不為意。

見百官不語。楊賜言道:“老夫與劉公,先後去位。不在其位,難謀其政。眼看太平道聲勢日盛,下流民扶老攜幼皆往冀州,投奔妖人。不是謀逆,還能做甚?”

“或為道法,也未可知。”百官中又有人言道。

“張角妖人,所求乃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