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張飛,各領精兵五百,隨船而來。徐晃則留在薊國,輔佐黃忠練兵。
臨鄉原先只一縣之地,面積有限。劉備唯有建城自守。分兵各處,日夜巡視,不敢有絲毫懈怠。
今薊國六縣。東西長而南北窄。
尤其是北距臨鄉十里的方城縣併入,成為北方屏障。
方城縣面積廣闊。今漢時,先後有陽鄉侯國、新昌侯國、臨鄉侯國,併入方城縣。
三個東部鮮卑歸義侯國中的常道、韓城二城,亦在方城縣鄭
二城皆是古城。原本年久失修,破敗不堪。經臨鄉匠人細細修繕,煥然一新。已成堅城一座。
牧民居於城內,牲畜圈養院鄭城外分佈馬場,周圍遍種苜蓿,待滿地紫花時節,以割草車割取,輔以稻草餵食驢馬牛羊。家中女子多客庸樓桑,月有盈錢。生活日漸富足。
比起穿方城縣治,走陸路抵達臨鄉。二城牧民更喜走水路。可經八丈溝水,直入巨馬水路,舟行臨鄉各地。八丈溝水極為寬闊。五百石車輪舟,暢通無阻。鮮奶、湩酪,等特產隨船販運,已風靡臨鄉。
東平舒城,則據臨鄉下游。與薊國接壤,扼守著巨馬水路出海口。
彌加、闕機、骨進三歸義侯,雖隸屬於各縣,卻與薊國關係緊密。更像是薊國的屬國。
各縣政令,一律不理不睬。卻對薊國唯命是從。
先前方城縣一眾官吏,頗有怨言。如今舉縣劃歸薊國,自當滿心歡喜,怨氣皆消。
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方城縣本就基礎尚佳,如今正迅速向臨鄉比肩。
言歸正傳。
下船後,關張二人這便趕去與劉備相見。
一千精銳,胡漢羌蠻皆櫻相貌各異,口音相雜。卻皆來自臨鄉一地。彼此同袍,肝膽相照。皆是我大漢虎賁。
出自輔漢大將軍帳下五部。隸屬於帝國正規軍,而非薊國郡兵。
樓桑精工兵甲人手一套。配雙馬,機關兵車一千輛。皆入駐北軍大營。與千餘麴氏先登,合兵一處。
如此一來。洛陽城中便有兩千隸屬於劉備的虎賁。只需一道將令,即可自行調動。
這便是“中西域立幕府”,和“假節”的便利。
兩千精兵,多不多,少不少。既不會惹人忌憚,亦足夠分量。
右丞賈詡以降,大將軍府上下,皆在為藏身洛陽的太平道而忙碌。訊息不斷匯總,畫像接連傳來。一個龐大的邪教網路,隨之浮出水面。
各色熱的真實身份,亦被洛陽官吏,源源不斷送來。
其中不乏豪商巨賈,世家貴耄或有錢,或有權。雖無顯名,卻皆是一方豪強。
如果十年前的太平道,還是靠裝神弄鬼,符水救人,走底層群眾路線。如今的太平道已滲入高層。
各地官府中,皆有實權人物,為其百般遮掩。還有許多不明真相的民眾,以為是下正道,為其搖旗吶喊。
大賢良師,更是積累了足夠的人望、聲望、地望。
又恰逢二百年大限已至。將異象,朝政日非。大漢王朝江河日下。下人心思變。
才有許多豪商巨賈,世家貴胄,紛紛入夥。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萬一成功了呢?
種田十倍利。經商百倍利。而建立一個國家,利潤無法計算。
正因太平道聲勢浩大。大有改朝換代,取而代之之勢。善囤積居奇,投機取巧之輩。紛紛入教。
信不信羽化登仙,白日飛昇兩。若能從龍有功,位列開國元勳。便是這人世間的富貴,亦享之不盡。
一群永遠喂不飽的鼠輩。盡數殺之亦不足惜。
少年時,劉備日日擔驚受怕,夜不能寐。生怕一睜眼,便有刺客立於床頭。長大後仍心存敬畏,又礙於甯姐姐情面,與太平道井水不犯河水。
卻不料別人先下手為強。一劑淫毒,險些要了他的性命。
甯姐姐既已不再,劉備更是全無顧忌。這便騰出手來,將潛伏在帝都的邪教徒,連根拔起。
是夜。借,為二位義弟接風洗塵之名,劉備大宴賓客。
五官中郎將董重,長水校尉袁術,越騎校尉曹衝,城門校尉趙延,及議郎曹操,皆列席。
席間,劉備笑言:“眼下有一場大富貴,欲與在座諸位共享。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袁術這便言道:“玄德但無妨,我等洗耳恭聽!”
劉備這便將太平道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