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十餘萬烏孫奴隸,很快送到。為減輕長史府的財政壓力,劉備已命匠人趕往崑崙山北坡,搜尋于闐(tián)美玉礦脈。
“于闐國,王治西城,去長安九千六百七十里。輔國侯、左右將、左右騎君、東西城長、譯長各一人。東北至都護治所(烏壘)三千九百四十七里,南與婼羌接,北與姑墨接。于闐之西,水皆西流,注西海;其東,水東流,注鹽澤(蒲昌海),河原出焉。多玉石。西通皮山三百八十里。”
于闐美玉,享有盛名。相傳早在上古時期,商王的宮殿便有用於闐美玉加工而成的諸多用具。楚國的王公貴胄更以玉器作為身份的象徵。兩漢時,君子佩玉,已成風尚。鍾情于闐美玉,各路王侯均曾遣工匠萬里迢迢,奔赴崑崙採玉。隨崑崙山下玉英大批輸往中原,于闐遂成絲路南道重鎮。
于闐美玉,盛名日隆。
正是借開採玉石帶來的豐厚利潤,于闐王才有雄厚資金,得以自行鑄幣。
時下玉石開採,各方勢力雲集,規模參差不齊。加之撤罷長史府後,疏於管理。乃至私採、盜採氾濫。今絲路復通,西域已定。劉備便要將於闐美玉,收歸囊中。
成為另一項長史府名產。
年前,便密遣繡衣吏喬裝入城。今已暗中查明,城中最大的玉石商人,姓秦。時人皆稱‘秦朱公’,身家鉅富。
劉備曾向拘彌王定興、于闐王安國詢問,手刃前于闐王的原拘彌國主簿秦牧的下落。兩國王皆搖頭不知。
此事,劉備一直耿耿於懷。
得知盜採于闐美玉的大商人姓秦,頓時警惕。
奈何為安置十餘萬貴霜奴隸,一直未能騰出手來。趁烏孫奴隸未到,這便引兵南巡。
于闐王尉遲安國,知長史親赴,領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
“拜見長史。”于闐王路邊行禮。
“拜見大王。”劉備下馬回禮。
“得知長史親來,鄙國上下皆翹首以盼。”于闐王笑道。
“大王日理萬機,卻為下官出城十里。備,不勝感激。”劉備亦笑。
“長史且隨我入城。請。”
“請。”
兩人這便攜手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