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道,所以地長久。”
並稱:薊國雙壁。
環顧大殿。文臣武將,人才濟濟。亂世便至,又有何懼。等到四大府丞齊聚,掃平下指日可待。
武臣之後,便是文官。劉備又道:“左國令,且宣詔。”
“喏。”
“封李歷為武遂長,秩三百石,‘銅印黑綬’。銅錢五萬,蜀錦十匹,四季朝服及匹馬軺車一輛。”
“臣,領命,謝恩。”
“匹馬軺車”,便是指一匹馬拉的車,三百石文官可乘。
六百石文官乘“駢馬公車”。駢(pián ),二馬並行,“駢,並也。”
一千石文官乘“驂馬安車”。驂(cān),“駕三馬也”。
兩千石高官乘“駟馬安車”。駟,“四馬一乘也”。
中二千石、兩千石,皂蓋,朱兩轓、右騑;千石、六百石,朱左轓,千石以上皂繒覆蓋;三百石,皂布蓋;二百石,白布蓋。諸如此類,時下皆有明確規定。
所以,時人只需看衣著、車駕,便知其身居何位,俸祿幾何。
那日,李歷緊隨田豐之後,登臨三層。面見兩位府丞後,授予三百石武遂長。至此,李歷、閔純、耿彧,“冀州三良”齊聚。黃金臺成效斐然。
諸如安次、泉州、雍奴三縣,齊民雖滿萬戶,可良田卻不足萬頃。無法擢升為城令。不過以三人之能,得食千石俸,亦非難事。或不出數年,便唾手可得。
雍奴長鍾繇上疏,欲在“延芳澱”、“夏澤”、“佩謙澤”附近高地,另築三城。便於就近圩田。兩位國相認為可校劉備這便應允。
王傅黃忠亦與幕府左丞荀攸、軍司空田豐,商定軍隊駐防。
顏良字公擇,率麾下兵馬屯駐敵城。文丑,字元俊。與樓桑令樂隱,樂仲顯,名字互為反義類似。相貌堂堂,為人方正。亦是良將之才,駐防安次北境。甘寧駐泉州港水軍大營。凌操守易水大營。餘下各營皆不變。
劉備亦點頭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