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忠,便是十常侍之首。
張讓對尚書令大位,垂涎已久。只因自己未死,而求之不可得。
何不學程璜,退位讓賢,頤養天年?
不可。曹節斷然將此念,扼殺腹中。今日若退避鋒芒,他日必難得善終。即便老死臺上,亦不能將尚書令之位,拱手相讓。
回望明光殿高臺,曹節直起身板,穩步而下。出鴻德門,登御賜安車回府。
老一輩中常侍,人才凋零,皆不堪重用。如今張讓等中生宦官,勢力極盛。宮中內外,廣佈耳目。此消彼長,若要穩坐尚書檯,需尋助力。十常侍之外,還有何人可結盟友。
黃門令左豐。中常侍呂強。還是永樂太僕封諝,長樂太僕段珪,亦或是掖庭令畢嵐……
左豐年幼,又與薊王結好。且位低於張讓、趙忠等人。呂強長居西園,守護王美人及二皇子。亦不與張讓、趙忠沆瀣一氣,二人皆可籠絡。
永樂太僕封諝,平日深居簡出,服侍陛下左右,亦未曾與張讓、趙忠等人,狼狽為奸。似也可深交,引為助力。
奈何長樂太僕段珪,掖庭令畢嵐,位列十常侍之中。雖有舊交,卻需撇清干係。
尤其前幾天,掖庭令畢嵐白日登門。說起‘蟾宮折桂’、‘定製貴女’、‘諸園贖人’等諸多暗行秘事。言語之間,含糊其辭。似有難言之隱。莫非行事不密,乃至東窗事發……
此事可大可小,不可不防。
“來人。”安車入府前,曹節忽然開口。
“在。”
“轉去殖貨裡,金水小市。”
“喏。”車駕這便出裡道,入御道,直奔上東門而去。
此去小市,乃為與幕府右丞賈詡會面。
左豐、呂強、封諝,皆與薊王交厚。只需暗中結好薊王,足可保殘生無虞矣。至於死後如何,亦無需曹節慮及。
“這江山,終歸不出漢室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