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傳遍各營。輔漢大將軍幕府兵分數路,水陸並進。一日連破數城。斬張純於中山王宮。解安平國信都之圍。如今正順滹沱水而下,前來南皮。”
“明人面前不暗話。”顏良問道:“諸位以為,此戰如何?”
“薊國兵精將猛,堅甲利兵。傳聞麴氏先登,翻牆越壁,如履平地。手中追魂弩,可穿三層重甲,例無虛發。如何能擋。”便有人搖頭。
“不如……”便有人心生退意。
“州郡已調兵合圍,斷我南歸之路。且城中財貨堆積如山,又如何捨得。”話未出口,便有人搖頭。
“進退兩難,如之奈何!”渠帥紛紛搖頭嘆氣。
見士氣低落,顏良遂使了個眼色。一眾兄弟,這便緊握刀柄,分散帳中各處。以防走漏風聲。
“顏某有一場大富貴,想與諸位同享。”完,便從袖中取出一物,輕輕擲在桌面。
“這是……”
乃是一枚龜鈕銀印。
只見印臺龜頸微伸,龜首高昂。鬼背隆起,甲紋清晰。雖盤踞於方寸之間,卻栩栩如生,氣象萬千。
“凡是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銀印青綬。”又“銀印皆龜鈕,其文曰章。”武帝時“(印章文字)數用五”。“漢據土德,土數五,故用五,謂印文也。若丞相曰‘丞相之印章’,諸卿及守相印文不足五字者,以‘之’足之。”
今漢倒是沒影數用五”之。四、五、六,字,皆常見。
顏良輕輕將印章挑翻,亮出印面。
此印文字系鑄出。端莊規整,自有大國氣象。六字三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薊蕩寇校尉章」。
“咕咚!”不知是誰,吞下一口重重的口涎。
青綬銀印,方臺龜鈕。
矮几上一枚印章,卻令滿帳草莽,昂然大漢,盡皆失語。
忽聽一聲長嘆:“渠帥,確是為自己謀了個好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