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契約精神(2 / 2)

小說:劉備的日常 作者:薰香如風

劉備欣然上馬,返回了樓桑村。

新附之民正忙著建造草廬。茅舍沿村路兩側一字排開。取幾根堅竹捆紮成柱,釘入路邊水溝,上排毛竹為地,頂蓋茅草成簷,建四壁,臨水而居,卻也方便。

不用三日,草廬乃成。

登樓遠望,沿村道結廬而居,宛如兩條相伴左右的長蛇,蔚為壯觀。

劉備家剛從二叔那裡討回的祖田,便全都賣了出去。

良田一畝萬錢。流民難以支付,便讓其賒買。如此可先落戶齊民百餘戶。

見宗人已無田可賣,老族長來尋劉備。能否僱傭些婢女家僕,以充人數。劉備想了想,還是拒絕了。齊民和家奴,顯然身份不同。一個是平民,一個是奴隸。

既然不想收為家奴,不如僱傭?

劉備雙眼一亮。這便有了計較。

宗祠畢竟是祭拜祖先的地方。老是在裡面熬膠制墊,久了也不太合適。於是,劉備想在村中建一座工坊,專門制墊。

想著先前看到的田氏商樓,劉備於是將制墊工坊,取名曰:樓桑寢肆。

肆,不僅指商店,也可指工坊。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說的就是工坊的肆。

取名寢肆,不僅可以理解為賣寢具的商肆,也可理解成製作寢具的工坊。一舉兩得。

方式劉備早已想好:“寢肆可僱傭他們,簽訂僱傭劵書,與宗人一樣,按工計酬。”

券書,即是契約。古已有之,三皇五帝時即有結繩解契之說。西周中期的銅器銘文是有字可證,是有實物可考的最早的契約。漢時契約發展已相當完備。有買賣券、借貸券、租賃券、僱傭券、買奴券、婚書、先令券(遺囑)等,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有。

劵書成立,要素有三:簽約雙方的最低身份,須是編戶齊民;必有證人和保人;內容須真實合法、合規合意。

券書法律效應極強,一旦生效,簽訂雙方均需切實履行。

對違約者的處罰,亦有三:約定罰金。債務抵押。依律懲處。

劉備要籤的便是僱傭券書。

老族長嘆了口氣:“若無掣肘,事必不長久。學成便走,如之奈何?”老族長是擔心偷師學藝,所以最好是收為家奴。

劉備笑道:“制墊,本無秘密可言。將他們分成若干隊伍,每人只窺其一,也有防備之意。再說,麻墊成本極高,非常人能夠承擔。如今樓桑寢墊天下知名,世人皆知我們才是正宗。便是有人能製出,天下人也盡知是仿冒。名士必棄之。”

“原來如此。”老族長疑竇頓消。說到底,真正掙錢的高階寢墊,都是賣與高官名士。這些人自視清高,又怎會去買贗品?

見老族長喜笑顏開,生怕他再來一句‘真人主矣’的劉備,便找個理由,送他離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