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宛如雲天碧海。碧海之中,可見東西南北,四座島嶼。島上樓閣飛架,正是先前仰見。
換言之,雲臺觀邸,泮池環繞。山水相接,水天一色。
乃仿前漢建章宮,太液池而建。
又稱“泰液池”。
建章宮,“其北治大池,漸臺高二十餘丈,名曰泰液池,中有蓬萊、方丈、瀛洲、壺梁,象海中神山龜魚之屬。”
薊國能工巧匠,又別出心裁。於泰液池中,四仙山上。另起重樓疊閣,十字飛閣。臺下仰望,只見樓閣不見山。唯有親自登臺,方能窺見天工巧奪。海外仙山全貌。
薊王將海外仙山,齊聚雲臺。其用意不言自明。乃是令天下方士,樂不思歸也。
“活水何來?”張甯必有此問。漸臺高二十餘丈,俯瞰南港漁火。會當臨絕頂,非人力可及。
“高臺腹中,內藏天車引溫泉水,經仙島礁石下鑿暗渠流出。先匯入館中湯池,再流入泮池。故四季長流,經久不竭。”葛玄道破天機。
換言之。雲臺,乃是一座機關巨器。
“薊國營城術,神工鬼斧。”饒是太平聖女,亦由衷而嘆。
田聖伴駕身側,這便耳語告知:“夫君命將作寺,重建廣宗,增築鄴城。欲大興機關之利也。”
“哦?”蕙質如張甯,焉能不知,其中深意。謂“去蕪存菁”。與薊王棄雜說,取雜技,一脈相承。歪理邪說,一概不用。然諸多方技,悉數取而用之。於國於民,皆有大利。
心念至此,張甯遂得心安。
功過是非,蓋棺定論。薊王善待右國令,甚至不惜罰銅百億。足以表明心跡。
娶太平聖女,又有何妨。
薊王十年如一。
乃是張甯,多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