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宮閣,皆換裝清鋼琉璃寶頂。下設機關頂棚開合遮光。日光通透,萬物生暉。
“主簿孫乾,六百里傳書。言,朝野皆無異議。”士貴妃呈報。
“甚好。”此亦在薊王意料之中。
“都尉玄,已率隊出暖泉驛。尋南下身毒之道。”宋貴妃呈報。
“取都尉玄南下圖,並暖泉驛建模。”薊王言道。
“喏。”便有女史,將二物取送內閣。
暖泉驛,由塢院、馬廄、官舍、客舍,及諸多附屬建築構成。面積頗廣,呈方形。南北二門,譙樓三重,吊橋進出。橫豎半里,四角各置角樓,間隔馬面、環以虎落。城頭排設機關御器。院內有房舍百餘座,大小不等,重樓高閣。官舍、客舍,民宅、工坊,涇渭分明。另有馬廄、牛牢、倉樓、府庫,不一而足。常駐吏民百人。有官吏、駐軍、農夫並刑徒等。豢養馬匹一百,車駕五十乘,牛車十輛。存糧五十萬石,石炭十萬斤。
一次可接待千人。
暖泉驛因暖泉得名。四季採暖足備,乃南下身毒,必經之路。周遭皆闢為屯田,種植青稞麥。足可自給。
橫豎不足一里,便是所謂塢堡。
薊王按圖索驥。見沿途塢壁烽堠,規模皆如暖泉驛。這便心安。此道深入西王母國,正因別國之土,都尉玄不敢大肆營城。唯有築塢堡,稱置驛。
若無薊王年年供奉。西王母無從復國。此地,亦是女國。唐時稱“蘇毗國”。蘇毗族,種出西羌,為諸羌中最強部族。鼎盛時期,蘇毗國“東與多彌接,西距鶻莽硤,戶三萬”。北接于闐,東北鄰通天河,西至天竺,東與吐蕃接壤。被吐蕃兼併後,稱之為“孫波”。吐蕃“軍糧兵馬,半出其中”。依靠蘇毗,東征西討,拓土數千裡。
玄奘《大唐西域記》,稱之為“東女國”或“蘇伐刺拏瞿呾羅國”。並說此國“世以女為王,因以女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