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口舌,四也;盜竊,五也;妒忌,六也;惡疾,七也”。
又《大戴禮記·本命》:“婦有七去: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妒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竊盜去。不順父母去,為其逆德也;無子,為其絕世也;淫,為其亂族也;妒,為其亂家也;有惡疾,為其不可與共粢盛(zīchéng)也;口多言,為其離親也;盜竊,為其反義也”。
與羌人先行婚檢類似。廟見成婦前的三月之期。可視作漢人,試婚之禮。
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三月之期,足矣。
婦見舅姑時,王太后贈金玉良言:敬你死中求生,不奪大節。既入我家門,自當保你母子,一世安穩。前情舊事,皆可休矣。
“死中求生,不奪大節”,乃甘後,半生寫照。故母親承諾,“保你母子,一世安穩”。並警告甘後,“前情舊事,皆可休矣”。
短短一席話,含義深遠。勝過萬語千言。
甘後飽讀聖賢書,蕙質蘭心,洗心革面。自當恪守婦節,不敢逾越。
亦如薊王所言,煥然新生。
薊王以為。甘後才智,當不在慧妃之下。能為家國所用,善莫大焉。
“前方何處?”遠眺碧波盪漾,水天一色,甘後遂問。
甯姐姐代夫答曰:“乃是掘鯉澱。”
雖一娶九女。劉備對甯姐姐,寵愛無度,何必多言。
劉備笑道:“正是掘鯉澱。”
千里之國,九河下梢。如督亢、雍奴、文安等大澤,悉被圩田分割。唯剩東西掘鯉澱,水面寬闊。澤深水大,不利圩田乃其一。為蓄洪儲水,有意留存乃其二。
東西二澱,商船往來,亦多良港。
薊王泛舟而來,只為飽覽澤中風光,攜嬌妻美人,共度蜜月。
無需靠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