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安’可乎?”皇上早有定計。
“‘以安四方’乎?”馬貴太妃,聞絃歌而知雅意。
“正是。”皇上笑答。
“位同何職?”士貴太妃笑問。
“四輔上將軍,位同三公。四綏將軍,位同九卿。四安將軍,位同四綏。”皇上亦又定計。
言下之意。四安,位同四綏,而居其下。皆為重號將軍。
皇上取名,兼顧各方,自有深意。
稍後,甄都亦置四徵、四鎮、四平,三等重號將軍。然與太上宮府所設,四輔、四綏、四安,高下立判。季漢天下,以和為貴。徵、鎮、平,殺氣過重,故棄之不用。反擇輔、綏、安,以慰人心。
“夫君,明見。”
遂命少府制詔。
擢升,前牙門右將趙雲,為安西右將軍,前牙門左將陳到,為安西左將軍;右牙門右將張合為,安北右將軍,右牙門左將馬超為,安北左將軍;左牙門右將張遼,為安東右將軍,左牙門左將華雄,為安東左將軍;後牙門右將許褚,為安南右將軍,後牙門左將龐德,為安南左將軍;秩中二千石,銀印青綬。位同四綏將軍。
四輔、四綏、四安,乃出無上將軍幕府。
如太傅黃忠所攜,護國大將軍營中諸將,蕩寇將軍顏良、討虜將軍文丑,揚武將軍高覽、奮威將軍韓當,鷹揚將軍太史慈、折衝將軍黃敘,黑山將軍楊鳳、白波右將軍楊奉、白波左將軍韓暹,皆秩真二千石。銀印青綬。
前為藩國屬將,今為帝廷宿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