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知。薊國客庸之家,稅賦大項,如戶賦、口賦、算賦、更賦、市租、海租、假稅、工稅、貲賦、算緡等,諸項相加,戶年均納稅,約五千錢。
西域更有,關稅大項。“市賦百取二,關賦百取一”。
戶年均納稅,約八千,乃至萬錢。
西域戶均十人,客籍約四十萬戶。若以此計。補足十年客稅,足有四百億。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得此飛來橫財。太上皇廷無憂矣。再遣十萬大軍,掃平天竺半島,亦是輕而易舉。
趨利避害,人之常情。何況,“財能通神”。
饒是皇上,亦不能免俗:“諸國,賦稅何支?”
“戶賦、口賦、算賦、更賦、貲賦,各歸其(國)主。”右丞荀攸,掌四方都護,西域諸事,心知肚明:“市租、假稅、工稅、算緡等,多歸都護百城。”
此亦在情理之中。客籍雖長居都護百城,然編戶仍在西域諸國。戶賦、口賦、算賦、更賦、貲賦,悉歸諸國收取。然市租、假稅、工稅、算緡,則歸都護百城收取。
“各稅幾何?”皇上又問。
荀攸答曰:“五五之數。”
“諸國貰貸幾何?”皇上再問。
彼時,皇上首開西域貲庫。奉詔和親五十五國,五十六公主時。除去足額回禮,皇上許諾五十五國,各獲西域貲庫,億錢貰貸額度。其中五千萬,不計利息,不設歸期(詳見:《關東·1.139八日之幸》)。可以預見。十載之間,貰貸上限,一增再增。
“皆有數億未償。”荀攸再答。
果不出皇上所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