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乃稱女國。循大漢風儀,則稱湯沐邑。雖各有出處,然殊途同歸。
換言之,若東女國,可為皇上長公主,湯邑之地。二家和合,併入漢土矣。
如此,薊王毋需迎西王母入家門,亦可並東女國入漢土。
此舉,於家國皆有大利。
若紫元夫人,能為東女國女主,薊王自當效竹隅女王,隆重禮儀,迎紫元夫人入宮。
言猶在耳,千里之妃。扶南女王柳氏,陪嫁三千里三登沃土。亦不過得,太妃之禮遇。竹隅女王,雖不過百里之妃,卻因功在先,故位在柳氏之上,尊貴太妃。紫元夫人,若為東女國主,當以太妃禮遇家門。
不等西王母遣使北都。賜支長史傅燮,便六百里上疏。言,紫元夫人,已為東女國主。原東女國主,登王母瑤池,入墉宮修行仙術。以求早日,羽化飛昇,位列仙班。
人各有志。既心不在紅塵俗世,亦毋需強人所難。
畢竟,西王母乃東女國共主。由王母四女,紫元夫人繼位,亦在情理之中。
如此一來。東女國併入漢土,亦不出三五載之間。
料想,此刻。王母使節,正快馬加鞭,奔赴北都。以求趕在君流十萬裡前,納紫元夫人入家門。
亦如,“千里之妃”。
今時不同往日。皇上一步登天,貴為天下共主。
受命於天,監照下土。再無人,位居其上。
據道義之巔,總禮法之極。
待君流歸來,揮師百萬,一統寰宇。
恐再無,和蕃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