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夏口,以防江東。”
“喏。”
“傳命孫鎮北,率飛雲,巡於江上。”
“喏。”
“傳命呂鎮東、陳伏波,疏通淮泗。”
“喏。”
薊王不言官職,只稱將位。乃以輔漢大將軍,統御天下兵馬也。此時調兵遣將。薊王用意,不言自明。各位將軍,謹遵將令,不可裹挾甄都之亂。若抗命不遵,軍法從事。
徐州,廣陵郡,射陽匡琦城,伏波將軍治。
“甄都亂矣。”徐州別駕麋竺,星夜來見。告知陳元龍,甄都詳情。
“其中有詐。”陳元龍之智,不下陳公臺。
“何以知之?”麋竺求問。
“董承刺曹於先。董重矯詔其後。曹孟德,何其無辜?”陳元龍,一語中的。
“元龍,所言是也。”麋竺亦悉知關竅。既出陳公臺設謀,又豈令曹孟德得利。二董有罪,孟德無過。薊王必不奉詔。若曹孟德,舉兵攻破甄都宮。殺二董如屠雞犬。甄都再無人掣肘。天子淪為傀儡。
彼時,天子震怖,君臣離心。為存續家門,求長久之計。曹孟德,必行廢帝,永絕後患。然普天之下,還有何人,可繼大漢帝位。
心念至此,麋竺不吐不快:“聞,薊王有意,易縣為京……”
“子仲,慎言。”湖海豪士陳元龍,斷言道:“薊王,必不從也。”
“既如此。陳公臺,何所謀?”麋竺不解。
智機千變,靈光一現:“漢中史侯。”
麋竺大驚:“曹孟德欲行,廢董立史乎?”
“許,反其道也!”窺破天機,陳元龍一時,冷汗淋漓:“‘卑不謀尊,疏不間親’。陳公臺,有失臣道,恐難善終。”
麋竺有感而發:“‘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
聞此言,陳元龍一聲慨嘆:“今漢,國祚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