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董太皇相召之事,和盤托出(詳見:《列宿·1.21真龍之子》←_←請正確理解標題)。
左豐言道:奴婢與王上,自幼相識。董侯相貌雖出董太皇無疑,然更神似少時三墩。
試想,左豐往來臨鄉。少君侯言行舉止,記憶猶新。黃門奉君如忠犬認主。豈能錯看。
且常與賈詡,書信往來。賈詡追兇,十年不斷。左豐焉能不,略有所知。
薊王身中慎恤奇毒之事,甄都百官,多有耳聞。皆以為,吉人天相,並未細究。至於如何救治,又何必深究。知微見著。
“鬼藏於細”。
荀彧進言:“不日,薊王必有陳情表至。明公少安。”
曹司空,從諫如流:“文若,所言是也。”
甄都宮,承光偏殿。
見黃門令左豐,踉蹌入內,匍匐於前。
董侯心中一黯:“鴆酒何在。”
“陛下何出此言?”左豐喜極而泣,不及拭淚。
“曹司空,不弒君否?”董侯也是一愣。
“非也,非也。”左豐手足無措,語無倫次:“王太后上表,陛下出身定矣!”
“朕,何所出?”董侯忙問。
“乃……”語急凝噎,左豐吐氣答曰:“乃薊王血嗣,九子是也。”
“朕,乃薊王之子?”董侯震驚,無以復加。
“正是。”左豐伏地叩首,淚流不止。
董侯木然落座,一時魂遊天外。
須臾。待左豐涕泗漸止。董侯忽言:“召公卿入宮。”
“喏。”左豐領命自去。
片刻,三公九卿,並驃騎大將軍張濟,齊來面聖。
歷經宮變。董侯年少老成。先前已抱必死之心,只待鴆酒一杯,便赴黃泉。豈料,否極泰來,死中求存。頗多處變不驚。
“司空。”
“臣在。”曹司空持芴出列。
“朕欲禪位於薊王。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