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唐七盜永樂積銅,為畢嵐所獲。唐七又為我所募。故曹大人,命我除之。因我而起,因我而終。此乃我輩,一貫行事。公子毋疑。”
換言之。曹節之所以命徐奉,親自溺斃唐七。正因其人乃徐奉所僱永巷良工。徐奉識人不明,用人不慎,若非早被畢嵐,人贓俱獲。稍後事發,必延禍眾人。禍患因徐奉而起,自當由徐奉親手除去。黃門行事,頗多江湖習氣。
“曹節。”電光石火,侯殷忽現靈光。
“曹大人……”徐奉聞而生畏。
西郭曹節府。
畢嵐伏地哭訴。言胡姬酒肆,被徐奉、侯殷,逼問永樂舊事。
“‘費耗若此,猶不誅盡,餘孽復起,於茲作害’。”曹節輕誦多年前,段熲平羌上疏,以喻今日時局。太平道餘孽,仍在京師興風作浪。
“為今之計,該當何為?”畢嵐乞問。
“欲除,徐奉、侯殷之害,當用,離間之計。”略作思量,曹節已有定計。
“計將安出?”畢嵐忙問。
“侯殷所求,贖宋皇后耳。”曹節已有定計:“速告秦太倉,宋皇后已販薊王。料想,侯殷得聞,必殺徐奉滅口。”
“喏!”畢嵐心領神會。臨行前,又竊問:“時,侯公子,夜入蟾宮。以梁冀金山,求與永樂太后,一夕之歡……”
“直言。”曹節老眼,戾芒一閃。
“侯公子,似不知也。”畢嵐小心進言。
“妖賊餘孽,豈能輕信?”曹節嗤鼻。
“喏。”畢嵐不敢多言,躬身拜退。
待堂中無人,曹節仰天長嘆:“一時恣意,延禍家門……”
“何禍之有?”來人正是,養女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