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
凡專開朝議,多為二千石高官。薊國三守五尹二十令皆需列席。
便是諸如,家馬令蘇雙,大廄令張和等,亦不例外。即便公務繁忙,分身乏術。二令亦擇其一,王都議政。大廄令掌苜蓿種植,草料青儲,兼管牛羊畜牧等。千里稻草,急需打理。故朝議多為蘇雙代勞。
散朝後,蘇雙乘公船返回樓桑。
薊國千里稻作,開鐮過半。季季大熟,今季亦不例外。濩澱水兩岸,稻香漫溢。蘇雙卻心事重重,無暇他顧。
蘇雙與劉備,乃少年好友。除去君臣之義,更有知己之誼。
少時,往來樓桑。與劉備同榻而眠。身上所穿,亦是劉備舊衣。乃母親一針一線,親手縫製。知太后母子亡命南陽,心中憂愁,可想而知。只因太后麟子,乃劉備子也。
步入老宅後院官寺。
正遇大廄令張和,自西林邑歸。
二人亦是舊識。相伴日久,默契共生。
見蘇雙心事重重,張和遂問:“因何不樂?”
“心憂主公家事。”蘇雙答曰。
二人登樓入室。張和又問:“主公家中何事?”
蘇雙遂將何後母子之事,娓娓道來。
張和一聲長嘆:“自先帝崩後,太后守喪西園,已滿三載。仁至義盡也。主公雖未提及。然你我皆知,必不會棄之不顧。然畢竟帝后,需謹慎行事。”
“此皆是後話。”蘇雙言道:“如何活命,乃當務之急。”
“王太后如何決斷。”張和又問。
“王太后已遣橫海右艂,並順陽衛,星夜馳援。”蘇雙嘆道:“只恨騎術武藝皆不精,不能為主公分憂。”
張和又何嘗不是,如此著想。
正因與劉備自幼相識,情同手足。將心比心,方有此憂。
二人枯坐無言。
忽聽樓下人馬嘶鳴。
“白龍。”二人異口同聲。
不等出室,便有廄丞登樓來報:“大事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