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袁擊劉,又當如何。”史侯又問。
“荊州劉表,足可自保。”閻圃斷言。
漢中、關東,本就結有兄弟之盟,合力共抗江東。若此時背約偷襲,必被天下詬病。奇襲不成,反被群雄反攻。得不償失也。
看似有機可乘,然漢中偏安一隅。四塞之地,出兵殊為不易。
“國師以為如何?”史侯又問張魯。
“紫微闇弱,不宜興兵。”張魯言簡意賅。
“善。”史侯從諫如流。
“稟陛下。既有盟約,當不可置於事外。”驃騎大將軍張濟,持芴跽奏:“宜傳檄天下,為二家解兵。”
驃騎大將軍張濟,乃西涼諸將之首。其妹又入薊王家門。薊王年初遣使,賀史侯元服。亦另備厚禮。門下主簿孫乾,親自登門,上呈禮單,並薊王家書。書中,薊王口呼,元舅。
會賓客大宴。驃騎大將軍張濟,將薊王家書,遍示嘉賓。又示以薊王所賜奇珍異寶,轟動漢中,遠傳巴蜀。
同樣。薊王假子,國師張魯,門下主簿孫乾,亦親自登門,賞賜更厚。薊王手書,口呼,我兒。亦助張魯並五斗米教,揚名。
“可。”史侯心領神會。傳檄解兵,行天子之事也。
事不宜遲,由尚書令閻圃秉筆。光祿勳李歷為使。赴甄都一行。
為曹呂二家解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