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孕侍寢,以求早日珠胎暗結。另有家中七貴妃,並安貴妃,皆有宜男之相。王太后,亦命安長御,酌情編排。八王子中,除長姐所生嫡長子封,七子皆為七妃所出。八王子,同入王子館。得名師言傳身教,文成武就,指日可待。乃王子館,諸王子之翹楚。亦先行裂土封王。
薊王日常飲食起居,亦多七妃伴駕。家門興旺,七妃亦與有榮焉。
如長姐所言,早與小弟,融為一體。故王太后,視如己出。稱為家妃。
此乃,胡俗漢化。
時下,東夷有此俗。《三國志·魏志·東沃沮傳》:“飲食居處,衣服禮節,有似句麗。”注引《魏略》:“其嫁娶之法。女年十歲,已相設許。婿家迎之,長(cháng)養以為婦。”
“長養為婦”,便是後世養媳。
安四長御,雖不比七位小姐姐,侍奉薊王多年。然亦早入家門。王太后言,宜當為貴。薊王亦如此想。安四長御,分居東、西、南、北,四宮。各領一宮之事。伴駕三王太后、薊王三後、二宮太皇,並薊王。故毋需另建宮殿。且獨居一殿,亦非安四長御,心中所欲。為夫君再誕麟兒,才是心中所期。
於是擇吉日。薊王擢升安四長御為貴妃。如此,王后、貴妃、王妃、美人,自上而下,各就各位,各得其所。待九九重陽,趙貴妃入宮。至中書令荀採致仕前。薊王,當輕易不娶。
薊王,家大業大。家國,二事繁雜,可想而知。
薊王三後,各有側重。七貴妃並甯貴妃,亦身兼要務,協掌宮事。薊王增築溫德觀,新設溫德博士,便由內閣諸貴妃,共掌。訓誡家法,則由甯貴妃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