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大作。看臺之上,紛紛掩耳。
恰如驚濤拍岸。旗槊所指,重甲步卒,站立不穩,叢叢倒伏。
亦有重甲騎士,反衝落馬。
一時人仰馬翻。煙塵四起。短兵相接,不能破甲。不痛不癢,不厭其煩。所幸各自角力,扭打成團。
混戰之中。便有一騎,飛躍陣心,一舉奪旗。
正是拓跋微。
“拓跋奪旗,彭脫敗。”
原來,四人早有定計。
俗謂“雙拳難敵四手”。更何況,彭脫力戰四人。
勝負既分,毋需再戰。雙方兵卒,各自拉扯起身。被壓在人堆最底的彭脫,由拓跋三雄,合力扶起。折去兵鋒,不能破甲,唯有一力降十會。
見彭脫眼冒金星,站立不穩。眾起善意鬨笑。
稍後,如何防備雙流星掛墜。彭脫絞盡腦汁,苦尋破解之策。
拓跋微如願晉級。得“演武器三”。
勝負雙方,皆有裨益。
待依次退場,清理完畢。預賽第二場,隨之開打。
聞泰山四寇出場。三臺令竇輔,亦攜家小為其助威。
多年前,三臺長鬍輔,赴黃金臺宣王命。四寇五人,問城長食俸。胡輔答曰,三百石。五人叫囂太少。欲用六百石己俸與胡輔均分。被胡輔婉拒。又聞,只需城內民眾破萬戶,便可得食千石俸。
五人遂與顏良定計,將泰山家小,齊遷三臺城。為胡輔湊足萬戶之數。
遂出典故“均祿分民”。意為,莫逆之交,肝膽相照。
今胡輔已重拾家門。身為前竇大將軍遺孤。更加竇太皇並竇貴妃,從旁照應。自當前程似錦。
“北地雕零渾,善遊擊。諸位兄長,小心應對。”臨戰前,竇輔不忘叮囑。
“賢弟安心。”昌霸一笑揚眉:“國中連敗三陣。且看我等,挫動幕府銳氣。”
言罷,鼓聲擂響。“演武器四”旌旗,自五重大平座徐徐落下。
五人抱拳別過。各領精卒入場,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