拭目以待。
陳王寵,唯有硬著頭皮,四遣國使。
臨行前,主簿梁習,伏地進言:“漢室傾頹,奸臣竊命。群雄並起,主上蒙塵。王上,乃出漢室宗親,豈可自絕宗廟,殤折社稷。”
話音落定。殿中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陳王寵,有苦自知。唯恐君臣不歡而散,於是忍辱負重:“王莽篡漢,光武中興。讖曰,二百年,必有雄傑出。主簿豈不識天命乎?”
這便將梁習,親手扶起。四目相對,見梁習眼中決然。知其已報必死之心。陳王寵,一時竟難以怪罪。
百感交集,亦不覺淚流。悔不當初。
梁習再拜啟程。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正如薊王所言。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君命故不可違。然忠臣自可,以死明志。
梁習忠義:“初,濟陰王思與(梁)習俱為西曹令史。(王)思因直日白事,失太祖(曹操)指,太祖大怒,教召主者、將加重闢。時思近出,習代往對,已被收執矣,(王)思乃馳還,自陳己罪,罪應受死。太祖嘆(梁)習之不言,(王)思之識分,曰:“何意吾軍中有二義士乎?”後同時擢為刺史(注①)。”
日夜兼程,二月初,四抵薊國。
月初大朝,如期而至。
梁習捧書入殿,四呈國書。
薊王過目,久未發聲。
稍後反問:“陳王之意,主簿以為如何?”
梁習以頭觸地:“王上既問,下臣不敢不答。秦失其鹿,故天下共逐之。時天下大亂,民不聊生。高皇以布衣提三尺劍,徵亂伐暴,廓清寰宇。后王莽篡漢,光武興於匹庶,盪滌天下,誅鋤暴亂,興繼祖宗。今雖有,黃巾逆亂,董卓禍國。漢室不幸,皇綱失統。然忠臣無絕,社稷猶在。何言,自立!”
一席肺腑之言,振聾發聵。
果然,人心思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