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雄城,無不靠山臨水。謂‘山川之險’。然今日所見,方知孟子‘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所言不虛也。”
五尹之陳群,心領神會:“‘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陳群言“君有不戰”,乃指薊王也。
五尹之崔琰,感同身受:“主公民心所向,三興之君也。”
五尹,乃薊國宿吏,薊王肱股。千里國境,五尹牧守之地,皆為豐腴沃壤。五尹不動,國安民定。薊王已有定計。千里薊國,不另行分割。皆傳於嫡長子封。待二十及冠,便將繼位薊王。劉備何去何從,且看天時地利人和。
少時,劉備闢神醫華佗,為國造血。時人皆以為,乃為懸壺濟世,治病救人。時至今日,方知其中深意。薊國千里之地,四百城港,養活千六百萬眾。據漢人過半。除薊國外,大漢十三州,赤地千里,荒無人煙。饒是如此,州郡仍戰亂不休。如兗州牧曹操,《抑兼併令》之下,大興軍民屯田,然收效甚微。正因持續失血,苦無人手可用。不得已,唯假機關之利。或破豪強塢堡,解放人口。臨危弄險,飲鴆止渴。饒是如此,仍不過杯水車薪。
薊國月起十萬樓臺,一國廣濟天下。皆得人口紅利。
無怪智多如許子遠,亦不禁慨嘆,果然民貴。
思緒如野馬脫韁,正浮想聯翩。忽聽歡聲雷動。
場中勝負已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