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小國,朝大國;已是大國,聘小國;若敵國則兩君自相往來。”
薊國雖是大漢一藩,卻從不仗勢欺人。兩國邦交,互惠互利。大國小國,一視同仁。
為山谷之國,造城一座,用於通商互市。與少時重築白檀,前築高原日光城。如出一轍。合情合理。
“聞,貴國枝津,可通枝扈黎大江。不知然否。”薊王問出心中所想。
枝扈黎大江,入海口伽港三角洲,便是殑伽港之所在。換言之,若山谷之國,果有枝津,通枝扈黎大江。泊於殑伽港,薊國樓船校尉,便可逆江而上,駛入山谷之國。若擇山谷國中水陸要衝,興港城互市。與殑伽港連成珠串。
此戰,無憂矣。
“然也。”山谷國使,此行功德圓滿。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自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鄙國素有‘七河下梢’之稱。國中七條枝津,皆通枝扈黎大江。”
“國中諸水,能行大船否。”薊王眼中,一閃精光。
“未可知也。”國使如實作答。言下之意。從未有大船,逆江而上,到訪山谷之國。即便樓船不能通行,千石商船,亦足可輸送糧草輜重。如此,毋需經羌身毒道,輾轉數千裡。人吃馬嚼,耗費無度。經由水路直達,何其便捷。
“無妨。”薊王已有計較:“一探便知。”
“王上,明見。”卻不知,山谷國使,只當是海市往來,亦或是已窺破薊王心意。
命人送使者,入客舍休息。
薊王遂升帳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