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王黨士氣大振。反觀曹黨,卻相形見絀。
終歸財能通神。
兩黨之外,尚有皇親國戚,漢室宗親。可想而知,必明裡暗裡,有意無意,心向王黨無疑。先前二黨相爭,三方勳貴,作壁上觀。如今心向王黨,朝堂之上,此消彼長。曹黨忽落下風。曹嵩心中厭惡,毋需多言。
同車出太師府。
尚書令桓典,附耳相問:“薊王歸期未定,此時遷都,何其急也?”
“正因薊王未定歸期。故曹賊父子,必不做防備。”不其侯伏完答曰。
“太師,該當如何?”桓典追問。
“待諸事皆備,再告知詳情,不遲。”伏完已有定計。
“朝中百官,又當如何?”桓典仍心中存疑。
“知天子先行。”伏完嗤鼻一笑:“百官必從。”
言下之意,事急從權。先棄百官於不顧。輕車簡從,護天子上洛。只需馳入,八關都邑。薊王守備,固若金湯。曹氏父子,追之不及。
曹氏父子,無從再脅迫天子。只需一道詔命,曹氏父子,樹倒猢猻散。二黨之爭,可休矣。
見桓典無語。伏完又道:“我已命人傳語呂奉先。不日,當發兵接應。”
“聞陶恭祖,二讓徐州。不知然否?”桓典忽想起一事。
“然也。”伏完答曰:“三讓未至,呂奉先豈能奪人基業。”
桓典這便,道破心聲:“聞曹孟德,時又南下之意。此時命呂奉先接應。敢問君侯,可別有所謀。”
“天機不可洩也。”伏完眼中,一閃利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