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軍隊已從吠陀時代,車、步二兵,發展到步、車、騎、象四兵種。軍隊編制,不盡相同。
據《摩訶婆羅多·初篇》所載,列國多為“三三制”,四兵種混編。
其最小作戰單位稱“波特提”,相當於一伍,由一象、一車、三馬、五兵組成。三波特提,組一“塞那穆克”;三塞那穆克組一“怙勒摩”;三怙勒摩組一“哥納”;三哥納組一“瓦希尼”;三瓦希尼組一“普利特那”;三普利特那組一“傑穆”;三傑穆組一“阿尼吉尼”;三阿尼吉尼組一“阿克紹希尼”。阿克紹希尼,為其最大編制,相當於一個軍團。其兵員總數為,六千五百六十一頭戰象,六千五百六十一輛戰車,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名騎兵,三萬二千八百零五名步兵(注②)。
十支阿克紹希尼。軍力之盛,可想而知。無怪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折戟。身毒列國之強,遠非西陸可比。
不料薊王,不驚反喜:“計成矣。”
樓船校尉郭祖,抱拳求問:“主公,何意?”
“『正反·圍魏救趙』之計也。”徐庶笑答。
薊王一聲令下,升旗點兵。麾下參謀將校,齊聚爵室。
此次此刻,只樹給孤獨園。
馬鳴菩薩座前,正平鋪二面,白疊廣幅布。
布上,一正一反,正是馬鳴菩薩手書,圍魏救趙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