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時候大家一起吃了頓飯,是夏冰作東。
沒有讓他們喝酒,只是點了一些當地的特色小菜,鄴城以羊湯為名,現在天氣也逐漸變冷,羊湯這種美食屬熱,因此也更加受到他們的追捧。
羊湯配辣椒,能讓人不管在多冷的天氣都能喝的熱汗直流,吃完飯後,他們一行人坐在外面的露天排檔上聊天,聽到他們所聊的事情都是一些陰陽之事,又聽夏冰說什麼狩侗山那裡有山葬這樣的習俗,旁邊桌子上的一個大學老師突然坐了過來。
他說古人的埋葬地點一般是跟風水有著很大的關係,風水福廕後代,所以古人死後都想被葬在一個好地方。
但是各地風俗不同,有的是永不遷葬,有的是三年、十年重新拾骨再葬,還有的地方有樹葬、水葬、巖葬等等不一而足,但無不是表現古人慎終追遠的一種思想,但俗話說福地福人居。
有些人費盡心思的遍請名師,尋找龍穴寶地,卻不如善心之人,孝感動天,隨便一埋,竟然就是一處好地。
易經中所說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
這人是一個大學老師,在年輕的時候他曾經目睹了整件事的前因後果。
故事發生在史無前例的叉叉叉敏感時期中,當時他們學校所在地是一處墳山,其實現在中國大大小小的學校,上至高等學府,下至普通中學,之前是墳地的不在少數,當然由寺廟道觀改造的也不在少數,當時學校裡的這座墳山還沒有經過什麼修整,幾乎還是保持著一個亂葬崗的樣子,上面的墳明清兩代皆有,當然是以清代居多,史無前例的一來,在破四舊的風潮中,這些封建時代的遺物,當然也是屬於四舊之一,於是年輕氣盛的學生們,紛紛走上山頭,砸碑的砸碑,掘墓的掘墓,搞的是一個不亦樂乎。
山頭上是以普通墓地居多,所以基本上也沒什麼特別的發現,偶爾發現幾個陪葬的碗碟之類,當時也沒什麼文物意識,全都當場砸爛了才肯罷休。
其實山上的有些墳還算是有主的,墳裡先人的後代也就住在學校附近,但是當時的這種情況,誰也不敢出來攔一攔。
也許真的是年少氣盛,無所畏懼,這些學生們弄了一陣,到也都是平安無事,不過此時無事,不代表以後也會沒事。
據說當初上山砸墳的這一批人裡面很多後來在發生的武鬥中,非死即傷。
但是這事情就發生在當時打砸的過程中,前面說了山上埋的大多是普通的墳墓,沒什麼稀奇,但是有一天他們在砸一座小墳的時候,突然發現墓穴砸開裡面空無一物,照理說裡面應該不是棺材就是骨頭甕,可是這個墓穴開啟什麼都沒有,沒有就沒有唄,誰知道舉起榔頭對著墓地一錘,墓的地板竟然轟隆一聲,出現了一個大洞,人看進去黑乎乎的一片,而且似乎還有陣陣冷風吹出來。
這個時候雖然大家都是無神論者,但是突然碰到這種情況,一時間也都不敢輕舉妄動。
這老師說到這兒的時候十分感慨,他說其實當時他們這一群人看到這個情景的時候,大家腦子裡想的不是什麼神啊鬼啊,也不是什麼藏寶圖,最先想到是,是不是什麼敵特反壞右藏的裡通外國的發報機啊什麼的,可見,在當時的人們心裡,無神論還是十分根深蒂固的。
他們一直愣了半天,後來不知道是誰突然大喊了一聲:“砸啊。”
大家這才一下子好像醒了過來,乒零乓啷,一股腦的砸了下去,墓底完全被砸開,只見下面是個方形的大洞,一點點都看不清裡面是什麼東西,他們也下不去,於是這個情況很快就被他們一級一級的彙報上去,不一會兒領導就帶著幾個人來到現場,勘察一番之後,就決定暫時先封鎖現場,派幾個人輪流值班,不讓其他閒雜人等靠近。
第二天一早,當時的學校領導陪同幾個看起來像是大官模樣的人一起來到了現場,隨行的人員大多都是軍人打扮,唯獨只有一個老頭,看起來貌不驚人,但是好像幾個大官都對他恭敬有加的樣子,老頭一到現場,就開始串上串下的研究起來,看上去有些乾瘦虛弱的一個老頭子,沒想到身手還是十分的靈敏,走來走去動作十分迅速。
他看了一會兒,老頭竟然提出了一個令人大吃一驚的要求,他讓人拿一捆軟梯過來,他準備親自下去看看。
下面究竟是什麼東西,誰都不知道,如果就這麼貿然的下去,難保沒有什麼危險,但是老頭好像絲毫不以為意,仍舊一意孤行。
軟梯這種東西,軍隊裡面有得是,不一會兒就看到勤務小兵跑步送來了一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