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周正決定大力擴招人員,招到的工人變多,大量財富釋放出去,工人腰包鼓起,自發有人配套餐飲、旅社、娛樂、劇院、報社等設施。 大量商人前來尋求商機,齊下村又是磚石、水泥、鋼鐵廠的原產地,於是,在周正無形的影響下,一棟棟鋼筋混凝土建築拔地而起,漸漸有了後世鄉村小鎮的模樣。 供需關係齊齊上漲,大量熱錢投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聚集在齊下村。 今天,又是一批新員工進來的日子。 陳口兒跟著招工負責人,剛走進齊下村的地盤,就感到明顯的不同。 平整的水泥路,兩邊是人工種植的綠化樹,整整齊齊好像兩排衛兵,綠化樹之後,是行人專用的道路。 乾淨整潔、平整! 走在這樣的路上,他走了三天已經痠痛的腳板,似乎也不疼了。 陳口兒忍不住遙望四周,他發現,這裡和其他地方,有一種完全不同的氣息。 彷彿兩個世界! “嘚嘚...” 四輪馬車載著沉重的貨物,來到十字路口,在一個身穿淺綠色馬甲的工人指導下,慢慢減速,等到行人透過,側方的車輛也透過後,馬車才在工人的指揮下前行。 車隊排成長龍,真有書中所說車水馬龍的意境。 “叮鈴鈴...” 陳口兒轉頭望去,驚訝的看到,有人騎著兩個輪子的鐵架子,奔行在道路上,速度還很快。 其他新來的工人一陣騷動,隊形也微微變形。 “慌什麼,腳踏車而已,你們沒見過的東西還有很多。” “早點習慣,給我保持好隊形。” 領頭的負責人走到人群右側,大聲呵斥驚恐的新工人。 陳口兒默默回到自己的位置,但還是忍不住頻頻看向已經跑到身前的“腳踏車。” 他知道這是“掰澀叩”,是國外才有的東西,整個國內都沒有多少,若非他見多識廣,也會為此驚恐。 “腳踏車”只是國人的譯名,他沒想到,這裡已經有了“掰澀叩”,看樣子還不少,老工人都習以為常。 小插曲過後,隊伍逐漸走進村子,陳口兒敏銳的發現,這裡幾乎每堵牆上都寫著漢字。 “大幹快上,多快好省。” “大辦農業,大有作為。”“農村發展,人人有責。”“共建共享,美麗鄉村。” “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婦女能頂半邊天。”“生男生女一個樣。”“男女平等。” 路過的工人們習以為常,陳口兒忍不住拉了拉他旁邊維持秩序的一個老工人,指著“婦女能頂半邊天”問了起來。 “哥哥,你好,那幾個字你認識嗎?” 老工人只是瞥了一眼,就向他解釋起來。 “婦女能頂半邊天,這是說,婦女也能撐起一片天,不比男人差。” “你上了夜課,自然就知道了。” 陳口兒心中一震,心中有些不可思議。 既震驚於一個普通的老工人識字,又震驚這標語的意思,更震驚於這裡人們的態度。 看著這裡乾淨整潔的環境,寫滿了牆壁的大字標語,一個個習以為常的工人,他的靈魂微微顫慄。 他忽然明白了這裡和其他地方的不同之處。 這,就是他夢寐以求的“文明”“自由”“民主”“科學”的氣息。 以新的心態去看待這裡的一切,他眼眶忍不住溼潤。 “自主不奴隸、進步不保守、進取不退縮、世界不封鎖、實而不虛,科學不迷信。” 這是他做夢都想看到的東西。 隨著深入,高樓、大廈、街道、轎車等等,在其他地方聞所未聞的東西,這裡卻司空見慣。 來到一個廣場,人群分成了一百個佇列。 陳口兒踮腳望去,最前面是一個穿著白工衣的剃頭匠。 工衣的款式早已經流傳出去,外面很多人都喜歡這種簡單幹練的服裝,剃頭也一樣,來這裡剃頭,似乎成了一種潛規則。 看著自己頭上的辮子落地,陳口兒心情複雜,曾經他想盡辦法也沒有剪下的辮子,這裡輕而易舉就剪了,還沒有人感到奇怪! 壓住心中的思緒,他跟隨剪完發的人重新集合。 在新的接待人員安排下,陳口兒領到一份洗漱用品和一個盆,被送到一個澡堂,裡面帶著口罩的師傅狠狠給他搓了個澡。 他感覺皮都搓掉了一層,不過搓了之後很舒服,唯一可惜的是,他的衣服被收走了,聽搓澡師傅說要拿去燒了,說是什麼防疫。 陳口兒有些心疼,那是他來之前特意選的一件好衣服,上面只有三個補丁,他媳婦特意給他補的,他有些不情願,但在搓澡師傅的嚴厲要求下,只能順從。 好在出來後,有專門的人守在這邊,遞給了他一套新衣服。 陳口兒小心的看了一下,連內褲都有。 他有些臉紅,不好意思多待,匆匆穿好衣服就出了澡堂。 在澡堂後的操場上,提前洗好的人已經出來,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他自己也找了個角落站著,旁邊有修建的水泥石臺,似乎是給人坐的。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