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室宜家。”黃伯的嘴裡突然冒出了一句《詩經》裡的詩句,可是叫我大為吃驚。我再一瞅黃伯,發現他在氣質上,更接近於一個文化人。只是他駝著背,如果身軀能夠挺立的話,那看起來還是挺儒雅的。我就好奇,黃伯是怎麼到了我爺爺身邊的。據他所說,我爺爺救過他一條命。我想細問,但明顯的,黃伯不想和我詳談,他挺迴避以前的事兒的。
但他同時又是一個話多的老人。他告訴我,這片桃林地,是他五十歲那年為邂逅過的一個女子買的。這名女子就是黃伯的妹妹。“我妹妹比我小二十歲,認識你爺爺那年三十。”黃伯說,但是這段黃昏戀有始無終,我的爺爺一直引以為憾。我爺爺這一生屢次被女人傷害,黃伯的妹妹才是他的真愛。只可惜,兩人有緣無分,即便我爺爺傾心為黃伯的妹妹買下她一直愛慕依舊的桃林地,也不能挽回她的心。“那個時候,我妹妹得了病,但她為了不讓你爺爺忘記她,一直瞞著不說。我妹妹是三十五歲那年去世的。”
透過黃伯之口,我覺得自己更細緻地瞭解了我爺爺的一生。他其實就是一個不幸的人。第一次婚姻因為政.治運動,遭受背叛,還坐了牢。離異之後,所遇到的女人對他都是另有所圖。後來遇到我奶奶,即便生下了我爸,可還是因為政治問題,分道揚鑣,最後因為我奶奶主動告發,我爺爺更是失手將她推下了摟。我爸因此不能原諒於他。可我覺得,錯誤也不能全算在我爺爺的頭上。第一,他不是成心的。第二,我奶奶為自保,出賣我爺爺,告密在先,她也有過錯。可是經歷了此事,我爺爺就此頹唐了。此後二十年,他都懨懨地活著。直到五十歲那年,才遇到一生真愛。但遇到了,也留不住,註定孤獨一生。他這一生,除了婚姻不幸,家庭也很不幸。女兒覬覦他的財產,對他並無任何親情可言,兒子早早離家,一輩子都沒能原諒他。
“可是,黃伯,你不是說你在我爺爺身邊才八年嗎?但這人卻是近三十年前的事了。”
“是啊。我妹妹去世後我就接手了她的古董店,潛心專研古琴,研習書法。我沒有結婚。可有一天,一個同行的競爭對手,因為嫉妒,派人過來燒我的店。火勢越來越大,屋脊上的橫木燒得掉了下來,砸中了我的背,從此我就駝了。是你爺爺得了訊息,過來滅的火。古董都燒光了,店也開不成了,從此以後,我就跟在你爺爺的身邊。”
“原來是這樣!”
黃伯說,很久以前,我爺爺就得知我的存在。出於對我爸的愧疚,出於期望我婚姻的順利,這片桃林地,他早想好了要送給我。
聽了此話,我不禁脫口而出:“黃伯,既然爺爺想送給我,為什麼要設那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