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擊完成時,編隊速度也在連續的主炮射擊以及制動技術下減慢到了1000公里以下的可控時速。
三輪炮擊中的第二輪取得戰果最大,擊落敵艦十七艘、重傷四百多艘。
此時,雙方的距離已經拉近到了二百六十公里以內,導彈和火箭猶如晨昏的群鳥,密密麻麻成群結隊,在各色各樣的干擾彈、震爆彈驅趕下畫出凌亂迅捷的航跡雲圖。
“距離250公里,磁軌主炮次第射擊,三輪急速射後準備線列射擊!”
能被點中成為第二兵團的首戰部隊,這支教廷艦隊絕非烏合之眾。
哪怕已經被敵軍三百公里距離的三輪主炮射擊打得損失慘重,近千艘戰艦退出戰鬥序列,他們依然按照作訓方案及時補位,保持了陣型的嚴整,流暢地執行指揮官的命令。
上萬枚磁軌炮彈呼嘯而出,採用覆蓋射擊的方式對福爾貝克艦隊的戰艦進行散射面炮擊。
“首列開始次第向上偏航,9號方案弧面陣列射擊,自由釋放無人機進行輔助。”
接到觀瞄組敵艦主炮發射的通報,福爾貝克馬上做出應對。
在他的命令下,陣型並不緊密的兩千多艘高階戰艦從首列開始,一層層抬高艦艏,快速的航行中佔據了t字有利陣位。
接下來,不用福爾貝克指揮,所有火力艦都開始了副炮自由射擊。
飛行戰艦和海面戰艦不同,作戰空間是完全立體化的。
從認識到這一點,到應用好這一點,龍淵軍團在鋼城軍團和浮島世界都吃了不少的虧。
很明顯,奮起直追的他們,在此刻已經隱隱超出了對面的教廷艦隊一線。
這次突如其來的向上轉向,打了對方指揮官一個措手不及。
誠然,浮島世界的各大勢力對於立體作戰都有極其悠久的研究歷史,成果斐然那都是必須的。
但是裂隙世界戰場的模式還是不可避免地影響了這裡的高層,加上浮島雲層大量存在的“平流風”所形成的的“風層錯位”現象,使得高速航行中的戰艦很容易在跨越“風流層”時被影響航向甚至直接被撕裂艦體,所以大規模空戰基本還是以一個數千米高度的“平面空間”為基礎模型的。
恰好,福爾貝克麾下這批戰艦全都是定製版的高定戰艦,艦員素質極高,驅使風元素保護艦體免受“風層錯位”現象傷害只是基本操作。
現在玩出這一手,頓時就取得了極大戰果。
相對飛行速度接近3000米每秒的副炮炮彈,在一分多鐘之後,冰雹般砸在教廷戰艦的護罩之上。
跨越二百公里的射擊戰術中,磁軌炮主炮的殺傷力,主要來源於一錘定音的超強衝擊力,副炮的殺傷力更多卻是靠著彈丸自身的元素震爆殺傷力,只有在抵近射擊時才有機會依仗射速擊破敵艦護盾形成有效衝擊殺傷。
上千艘火力艦就是超過三千座多聯裝速射炮塔,這麼多炮塔在“c位艦長”的元素強化、精神引導下,即便彈丸飛行時間超過70秒鐘,依然保持了20%以上的護盾命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