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艦長繫結的定製化飛行戰艦,目前還只是一個探索方向。
困難之處主要在於人機匹配既需要選對人,更需要長期的磨合和改造,對科技團隊、製造團隊的要求也是極高。
達到這些需求之後,很多現有條件下的必須材料,要麼價值不菲,要麼會大大提高進場消耗,其實就是很多裂隙戰場的規則不太支援某些材料的效能發揮。
為了找出適應性足夠強的方案,只能透過一次次嘗試反覆調整戰艦,戰艦的輔助人員配置也要不時進行調整,這就使得研發成本非常高昂——打造這種戰艦,到目前為止還是一種奢侈行為。
另一種定製化飛行戰艦就很實惠了,它們會犧牲部分效能,甚至放棄對相當一部分戰場的適性,從而獲得在部分場合、部分效能上的超強發揮。
這種戰艦綜合戰力慘不忍睹,放在艦隊中卻往往能夠成為克敵制勝的關鍵點。實質上,這種武器設計的思路,才是“正常”的武器設計思路,一味求全,只能使武器變得平庸。
只是指揮官們在匹配中要面對各種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挑戰。
如果要達成征服,龐大到足以讓常人絕望的戰場面積和多種多樣的戰場環境,是必須克服的困難。
所以龍淵軍團在設計飛行戰艦這種大型武器平臺的時候,才把行動速度和普適性放在了第一位。
比如軍團這次在浮島世界的快速攻略,就是得益於戰艦技術的高度普適性。在這些技術基礎上,他們才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吸收浮島世界的科技,迅速改制出富有元素特性的改進型戰艦,超高速下的適航性甚至遠遠超越浮島世界本土勢力的所謂頂級戰艦。
除了戰艦,能夠在浮島世界使用的消耗品,也在軍團駐地大規模的生產,尤其是損耗數量極大的長程運輸火箭發動機。
在浮島世界生產這些,不僅要擠佔寶貴的生產線和高階技工,還會消耗本就難得的戰艦發動機製造材料。
實質上,浮島世界也是囿於材料的稀缺,才逐漸放棄了大型飛機、大型運載火箭的研發,一個個專注於戰艦效能的提升和數量的積累。
這些產自龍淵軍團駐地的消耗品,莊小山等人只要支付相當少的轉移點就能直接召喚入場,價效比方面可謂是做到了極致。這也是領民為軍團駐地帶來的隱形福利。
也難怪聖殿的寄生蟲會盯上龍淵軍團,他們必然是知道領民對軍團的質變作用。
在麥海東看來,有了大量領民的軍團,才是完整的軍團。與之相比,專屬幻界都只是錦上添花的放大器而已,領民,才是軍團完成質變的根本因素。
當然,專屬幻界對於軍團的成長,也有著相當大的速度加成。
首當其衝的,當然是大部分指揮官缺到無語的轉移點數供應——這正好就是幻界出產最多的資源,沒有之一。
然後就是對軍團科技發展的強大助力。
人才是科技發展的決定因素,龍淵軍團在之前一直都是靠精英指揮官從裂隙戰場“兌換”科技型指揮官填充進入軍團駐地,不確定性太強了,基本就是有什麼人才就開發什麼科技,沒得選。
有了F-001幻界之後,就能在幻界之中大力發展選定的適合龍淵軍團的科技,培養大量的專門人才。除了在一定程度上配合軍團發展科技,還能在這些人才中,優中選優,以領民或軍團徵召等方式拉人到軍團駐地補強軍團的科研團隊。真的遇到合適的,指揮官們還能支付對應的代價將之轉化成指揮部軍官。
除了在人才方面的強力支援,幻界意識本身就是一臺超出麥海東理解範疇的超級計算機。擁有F-001幻界所有權的龍淵軍團是能夠直接調動其一部分算力的,這對科技發展的促進作用可就不是簡簡單單的“添置裝置”了。
從事科研事業的人都知道,超算,就是研發的發動機,毋庸置疑。
最後嘛,就是幻界意志在個人實力提升方面的有力促進了。
就以先鋒軍那幾千名超凡等級的高手來說,他們在突破瓶頸的時候,往往都要消耗晶鑽以換來星辰界世界意志的幫助。
突破到超凡等級,也就是從d級晉升c級的時候,積累一段時間之後,消耗一枚晶鑽基本就能達成,之後的關口可就沒這麼簡單了。c級突破到b級,大部分人都要消耗30枚左右的晶鑽,b級突破到A級更加困難,契機沒來的時候,消耗上百枚依舊一無所獲,也是常事。
老哥率先發現,進入F-001幻界之後,可以支付水晶和少量晶鑽,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