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獨存在的海洋對於世界意義不大,大地如是,天空亦如是。
在共和國內部,無論浮島雲層還是無邊海域,包括平流風層在內,都是共和國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域,在其中生活、工作的人群,都是自由且平等的。
為了保證海域開發大局不被影響,馬歇爾和麥海東透過稅收差和額外補助兩種手段,在經濟上給海域從業者以豐厚待遇,
然後就是大力發展民航飛船,便利海空交流,為準備下海的島民消除顧慮。
新神教會方面,更是在教義上,把開發海洋、建設海島描述成神聖的事業,用宗教引導的方式,為海域開發站臺。
顯然,這樣的政策得到了世界主意志的認可,海域的元素活性漸漸平穩下來,天災發生的機率越來越小,漁業資源在不知不覺間越來越豐富,原本處於深層的海底礦藏,也開始緩緩上升,裸露在海床之上的礦脈越來越多。
終於,莊小山進入浮島世界整整一年四個月的時候,熟悉的系統聲在浮島世界內所有指揮官耳邊響起。
浮島世界征服戰結束,莊小山個人獲得7%世界所有權,龍淵軍團獲得5%世界所有權,地球其他參與軍團各自獲得少量所有權,加在一起將將超過3%,一次征服,直接獲得15%的世界所有權。
雖然沒有獲得完整的世界所有權,但因為是在浮島世界主世界線中完成的征服,又有世界主意志的配合,所有人在征服戰之中獲得的一切,都能夠完整保留下來,
自此時起,他們所有人都能夠使用晶鑽開啟傳送通道,聯通星辰界和自己的領地,
透過這個通道,獻祭足夠的晶鑽,能夠提升自己對浮島世界的所有權。
諸如此類,後期收益之大,可想而知,但是對莊小山來說,他更關注的,既不是浮島世界,也不是軍團和個人指揮部,連返現系統的連串提示他都沒有太在意,
小青,出事了!
浮島世界的征服,為他帶來的收益,已經達到了天文數字的級別。
轉移點和水晶的數量,已經多到龍國三大軍團一起消費都很難花光的地步,晶鑽的一次性返現數量多達一億枚!
更關鍵的是,莊小山的所有權只有7%,分紅權卻高達65%。
浮島世界雖屬幻界,其體量卻著實有些嚇人,世界等級也足夠高,只按照當前的資料測算,每週都能給莊小山分發六十多萬枚晶鑽,轉移點和水晶不可計數。
眾多收穫之中,三種消耗品最為直觀,但卻遠不是精華部分。
人力資源方面的收穫,讓莊小山一口吃成了胖子。
個人指揮部的軍官數量增加到百萬級別,人數最多的是以武力屬性為主的戰將,其次是以統帥屬性為主的帥將,以政治屬性為主的文官數量最少,質量卻也最高。
其中戰將有六十三萬名,武力屬性全都超過65點,八成武力都在71~80點之間,餘下兩成中,大多數是統帥屬性或政治屬性超過50點的綜合性人才,數千名是武力屬性超過81點,足以鎮守一方的大將;
帥將的數量並不算多,但質量極高,所有的三十三萬名帥將,統帥屬性全都超過了75點,六成都已超過81點,是莊小山這次世界征服戰中最大的收穫之一,
更關鍵的是,這些帥將的武力值大都在61點以上,政治屬性也都有41點以上,將近兩成政治屬性超過60點,各項能力都很優秀;
文官的數量只有四萬出頭,質量卻極高,他們從頭到尾都處於高強度的治理工作之中,政治屬性就沒有低於81點的,足有三成的文官政治屬性已經突破90點,
可以說,中後期的戰爭,就是他們這群文官硬生生用個人能力支撐著莊小山的領地產能,才使得他們不至於被消耗戰拖垮。
之所以沒有為指揮部添置更多的人才,究其原因,是莊小山想要兌換出更多領民。
經此一役,莊小山算是看出來了,指揮官只是一個過渡職業,個人指揮部似乎更想要培育領主的存在。
面對浮島世界這樣規模龐大的幻界,真要只憑指揮部那點人手,想要完成征服,就算以莊小山的能力,也得耗個十年八年的,這還是考慮到軍團介入的情況,真要單憑自己,怕不是得用上大半輩子!
有了領民就不一樣了,數億領民一進來,就給莊小山帶來了完整的產業鏈和一整套文化體系,正是在他們的支援下,他才能順利度過最危險的初期起家階段,早早滾起雪球,在世界意志反應過來之前站穩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