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為了保持初期的科研速度和裝備強度, 這數十架運輸機的誕生消耗了莊小山上萬枚水晶, 但能給自己的征服之路找到這麼一款18級軍工廠就能生產的強大運輸機, 理論上是不虧的——就是沒幾個人花銷的起。 除了這些只能快速運送“重灌乘客”的運輸機, 馬歇爾還幫莊小山硬生生拔升出一座23級城市, 附帶的三座港口也都建造出了21級船塢。 只要物資供應得上, 升到25級也只是新的起點, 在他的規劃中, 這座大島將是配合軍團城進行科技研發的前期“科研中心”。 為了儘快提升出一座25級城市, 早已開始晉升9級的軍團城也沒有選擇建造飛行戰艦, 而是在生產高階火控系統和雷達制導空空、空艦導彈, 圖的不過是節約更多資源支援城市升級。 值得誇讚的是, 進入戰場這才16個小時, 整座島嶼一百三十多座城市就已經全部超過了15級, 連帶所有野外資源點和村莊也都升到了15級, 也就港口沒有全部刻意發展,任其順其自然慢慢提升。 水晶的消耗也是驚人的,差幾十枚就達到了十萬枚。 真要都這麼搞, 一場打下來只是秒建築就得消耗數億水晶。 不過莊小山心裡自是有著一杆秤, 真正需要下死力砸水晶升級城市的, 也就是開局這兩天, 之後自然就不需要這樣去拼了, 與其自己燒水晶升級城市, 還不如更快地組建出精銳部隊搶奪敵人的高階城市。 正好降臨24小時的時候, 騎士團為莊小山拿下了第一座“半島”海岸上的城市。 趕在敵人反撲之前, 騎士們就地發起了跳躍式的反撲, 四個小時連續轉戰, 一口氣拿下五座15級城市和二十多座10級以上普通城市, 就地開始構築“陸地巡洋艦炮塔”。 此時,抵達這裡並完成修整可以起飛作戰的龍淵軍團噴氣式戰鬥機數量已經達到二百餘架,從後方島嶼趕到的野馬戰鬥機數量也超過五百架。 這座巨型島嶼的統治勢力首府, 初始城市等級高達20級, 此時已經升到了25級, 在“亂民”這樣的挑釁之下, 怒不可遏得派出數千架戰鬥機過來壓陣, 雖然把亂軍佔據的其中三座高階城市炸了個稀巴爛, 還動用空降兵全部給奪了回來, 但這支空軍也在後續的進攻中遭遇伏擊, 絕大多數戰鬥機被當場擊落。 第一批乘坐普通運輸機趕來的裝甲戰士們足足飛行了十一個小時, 中途轉場兩次, 終於順利趕到這裡。 他們抵達之後, 龍淵軍團就算是在這裡站穩了腳跟。 此時莊小山也算是看出了這些NPC的虛實, 不提那未曾遇見的25級甚至更高階的超級城市, 這些看似強大的巨型島嶼, 還真的只是一坨坨肥肉而已。 來到“大陸”才發現,這個看似巨大的島嶼,不過方圓近千公里而已, 唯一的巨城還在島嶼中央,依靠一條數百米寬的大江和海域相連, 絕妙的是,為了發展城市, 整個島嶼上有著數條貫穿全島、直通巨城的鐵路線, 這可太方便龍淵軍團進行征服了。 在登陸場滯留三個多小時整編好部隊之後, 以裝甲兵團為核心力量的十多支空降突擊部隊對島上15級以上的城市展開了快速進攻, 主力部隊則是在裝甲列車炮和空軍掩護下沿鐵路線向巨城進發。 為適應戰爭的需要, 陸軍已經完成了全新的改組, 核心力量分為四部分, 一是以裝甲兵團和僕從無人機部隊為主要作戰力量的攻堅野戰部隊, 二是以機降兵團為主的戰略機動力量, 三是以各類工程建設為主的工程兵部隊, 第四才是隨時能夠擴編到旅、師級別的精銳教導團。 裝甲兵團奪取主要城市或落腳點,機降兵團擴大戰場,工程兵部隊及時營建後勤建築和陸地戰艦炮塔等攻防建築,教導團快速擴編組建主力兵團清掃地方穩固領地。 這樣在轉戰新的島嶼時, 只需要分批輸送四部分的精銳人員和便攜的核心裝備即可, 極大地節約了緊張的運力。 幾經推演, 發現海軍真的只能作為“近海防禦力量”存在, 最大的作用是巡守茫茫大海中的核心轉運點和維持近海航道, 對付同級對手還好說, 面對空軍的火箭彈甚至導彈, 基本就都是一個個移動靶了。 所以海軍的力量已經寄託在了地效飛行戰艦和海軍航空兵身上了, 更多的職能在計劃中被造價昂貴的飛行戰艦替代。 一圈轉下來, 最需要的還是空軍,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