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優勢再大, 精銳被稀釋之後也難免遇到重大損失, 不過莊小山散出去的那些裝甲戰士, 除了指揮部轉移而來的老戰士, 全體都享受過了迷霧水晶的臨時升級, 暫時擁有了軍官身份, 即便發生了戰損, 也都可以獲得復活返場的機會。 只是那些一同戰鬥的裝甲僕從和精銳傘兵以及更多的普通部隊, 死了就真的死了。 精銳士官死的多了, 裝甲戰士和軍官覺醒的數量自然也會減少, 好在隨著戰事的迅速進展, 龍淵軍團麾下城市越來越多、敵人越來越少, 己方的軍隊更是越來越多, 戰損自然是快速減少, 覺醒計劃的成果也就水漲船高, 以致於五大鷹城生產戰鬥裝甲的速度都常常因為跟不上戰場需求而不得不臨時動用策略加持或直接一批批秒出來送往各處。 馬歇爾主持的“海風計劃”, 也終於在25級船塢中成功建造出了“飛行航母”, 其可以進行低速排水航行、中速掠水航行和高速升空航行三種航態, 最高飛行時速高達520公里/小時, 首號艦的滿載起飛重量高達5000噸, 能夠搭載超過五百名乘員和近三十架戰機。 因為設計原理和科技侷限, 它的缺點很多, 但對於長期苦於戰艦航速而“拖後腿”的海軍而言, 這無疑是一個“救命稻草”。 從實戰意義上講, “飛行航母”只要能夠伴隨艦隊行動, 那就能夠極大地擴大艦隊作戰半徑, 擁有一個可以搭載精銳戰機、精銳裝甲兵的, 可以在三個小時內跨越上千公里釋放二十多架各式戰機的超級戰艦, 將會使得艦隊的戰鬥半徑達到驚人的兩千公里以上。 它的誕生並非偶然, 其實還是飛行戰艦科技為它提供了最關鍵的巨型飛行器構架, 類似巨型飛行引擎之類的科技也極大縮短了它誕生的時間。 莊小山這邊的戰場進展一日千里, 張寧率領的五人小隊在鋼城軍團虛擬戰場上, 卻沒有這麼順利。 鋼城軍團的虛擬戰場,是由數個巨大的群島組成, 每個群島都有著大小不等的數百上千座島嶼, 這些島嶼之間的間距大多不超過五十公里, 但群島之間卻是島嶼稀少的龐大海域。 這些海域最窄處有近千公里,最寬處超過了七千公里, 其上分佈的島嶼和島嶼群,相隔距離最少都有三五百公里。 五座鷹城的位置同樣是在西北、西南、東北、東南和中央, 級別卻分別的30級和40級, 駐守的部隊也非常精銳且龐大, 海陸空三軍齊備,且有著統一、高效的指揮, 若非這些駐軍不存在主動出擊的“選項”, 張寧等人都覺得自己完全不可能存活到戰場結算。 在這種戰場作戰, 實在是讓人難受, 其中活躍的多是以海空軍見長的幻界指揮官, 對他們來說, 陸軍只是必須的消耗品而已。 但張寧等人最強的卻是陸軍, 好在出身先鋒軍的他們都有著不弱的空戰能力, 加上初期戰鬥還是以陸戰為主, 有著足夠水晶的他們在初期就成功會師並打下了三座大島作為軍團領地。 之後的海戰之中, 他們吃盡了苦頭。 在這裡活躍的幻界指揮官大都有著“潛艇”科技, 一升到13級就紛紛派出了近海潛艇互相偷襲, 而張寧她們卻沒有這項科技, 硬生生憋到17級城, 靠著空軍和裝甲騎士偷襲拿下幾個幻界指揮官, 才終於繳獲潛艇科技, 在戰場上擁有了自己的潛艇部隊和反潛科技。 走到這一步就已經消耗了小隊兩天多的時間, 為了加快進度, 五人沒有去碰實力未知的鷹城, 而是仗著自己空軍和陸軍的優勢全力征服所在的群島。 就在這片群島即將被征服時, 鋼城軍團前來“歷練”的戰隊打了過來。 仗著專門針對戰艦的“空中戰艦”和“大母雞”組成的“空中艦隊”, 第一波襲擊中, 龍淵戰隊損失了三支主力艦隊, 被他們的海上艦隊圍困了軍團城所在的島嶼。 好在龍淵軍團的陸軍足夠強大, 鋼城軍團只能在海上耀武揚威, 哪怕是新奪下的附屬島嶼, 也不是他們能夠輕易拿下的。 全力消化了反潛科技後, 張寧她們在群島另一端組織物資用水晶秒出數千艘戰艦和龐大的空軍、陸軍, 硬是拼消耗快速拿下了西北鷹城。 當然, 能夠一次拿下西北鷹城, 裝甲戰士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拿下一座鷹城之後, 形勢就得到了很大改善, 想來是不至於被“滅掉”了。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