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甲騎士的數量不多, 裝甲戰士的數量卻是管夠的, 只是中央鷹城戰場, 就有超過五千名裝甲戰士。 至於裝甲僕從, 因為只需要15級城市就可以批次製造他們使用的動力裝甲, 總數早就超過了五萬名, 中央鷹城在這個時間段已經有超過三萬名, 這個數字還在不停地增加。 “鋼城軍團”也開始搶佔附近城市之後, 帝國四大鷹城的空軍就逐漸失去了對這塊區域的掌控。 他們賴以影響、控制這裡的空軍, 即打不過龍淵軍團加裝了小型火控系統的野馬戰鬥機, 也打不過鋼城軍團載入有中型火控系統的“飛行戰艦”與“大母機”, 吃了幾次虧之後, 不得不放棄了這片“龍興之地”。 放棄這裡, 自然會去肅清後方, 而且在明白自己陷入“劣勢”之後, 四大勢力也不再互相針對, 大量用於對峙的精銳部隊投入到了圍剿“指揮官”的戰鬥之中。 當然, 在龍淵軍團和鋼城軍團手裡吃了幾次大虧, 在沒有完全把握之前, 他們也不會輕易出動大軍對這兩方勢力進行圍剿, 只是構築層層防線遲滯他們的推進就是了。 不過他們的變化, 對於龍淵軍團來說, 影響並沒有他們自己想象的那麼大, 反而是讓莊小山得以暫緩了獵鷹戰鬥機、龍系戰鬥機等“短腿防空戰鬥機”的生產, 騰出更多的資源來努力增加戰鬥裝甲套裝的產量。 時間在緊鑼密鼓的備戰中飛速流逝, 夜幕悄悄降臨。 鋼城軍團憑藉數量龐大的無人機群牢牢掌握著自己活動範圍內的視野, 哪怕是裝甲騎士也很難潛入偵察, 莊小山索性就只在他們大軍的外圍放了一些觀望哨, 使用雷達車、預警機監控他們的重型裝備。 經過一下午的觀測, 發現這個軍團的飛行器非常先進, 除了中低空的“大母雞”和其裝載的無人機, 還有專門負責高空防禦作戰的“飛行戰艦”, 這種飛行器同樣是依靠噴氣式發動機和火箭發動機飛行, 長度過八十米、翼展過百米, 看起來像是一座漂亮的空中戰艦, 配備的是27mm以上的大口徑航炮, 雷達系統和火控系統應該都挺先進。 使用噴氣式發動機進行巡航飛行時速度並不快, 還不到300公里每小時, 動用火箭發動機進行直線飛行時速度卻能超過六百公里每小時, 這個速度就很變態了。 除了這兩種飛行器, 他們的特色地面部隊也以自行防空炮和輕型坦克、裝甲車為主, 作戰十分迅猛, 其火力密度和質量, 對裝甲戰士兵團的威脅很大。 大致摸清了鋼城軍團的主要作戰方式, 莊小山在夜幕降臨的時刻對中央鷹城外圍的“15級城市”發起了進攻。 此時這些城市大都已經提升到了17級, 防禦工事極其完備, 各種大口徑加農炮、高平兩用炮矗立如林。 可既然決定出手, 莊小山就沒打算跟他們磨嘰, 甩手放出“偷襲陣地”技能, 對他們的防禦體系運轉進行慘無人道的削弱, 重新集結起來的裝甲騎士兵團率先衝鋒, 第一時間把防禦陣地的指揮部、重炮陣地和大型防空炮陣地徹底破壞, 然後是數百架載入了火控系統的伊爾2“空中坦克”改裝版掩護成千上萬的裝甲戰士、裝甲僕從全面出擊。 待到裝甲僕從們深入叛軍防禦體系之後, 數以萬計的龍淵軍團輕坦、中坦和少量主戰坦克帶領海量步兵展開了鐵幕進攻。 主戰場突然爆發的戰鬥只進行了45分鐘就陸續停火, 工程車部隊和大量工程兵開始緊張的作業, 最亮眼的是六座“陸地巡洋艦”鋼鐵炮塔, 二十四座鋼筋混凝土作為基架、複合裝甲的大口徑防空炮塔作為武器的防空塔護住整座城市。 果其不然, 戰鬥爆發不到一小時, 鋼城軍團就來了。 最先抵達的是八千米高空上的“空中戰艦”, 雖然只有七艘, 但每艘可都有多達六座雙聯裝大口徑航炮, 加上效能優異的雷達系統和火控系統, 中高空的制空權基本就屬於他們了。 但如果他們只有這麼點部隊, 那麼對於龍淵軍團剛剛拿下的這座城市, 其實也沒啥影響。 十多分鐘後, 六十多架“大母雞”帶著數百架“近衛戰機”趕來, 成群的無人機在母機的指揮下撲向各個重要目標。 面對這種身長不足一米、翼展不超兩米的無人機, 無論是野馬的大口徑航炮還是中低空戰鬥機的格鬥航炮, 都是非常致命的,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