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這批火力強大的炮塔, 專門為這個夜晚而籌集資源生產的戰鬥裝甲也在源源不斷地空運而來。 這三座16級城市及周邊的大小戰場上, 已經有超過兩百名裝甲騎士、五千多名凡階巔峰的裝甲戰士、一千多名普通裝甲戰士, 因為為時尚短, 戰場內培養出來的裝甲戰士數量並不多, 可莊小山帶進來的裝甲戰士都已經接近九千, 到現在還有兩千多熟練裝甲戰士還沒有獲得自己的戰鬥裝甲。 有這麼多裝甲戰士在場, 又有射程長達30公里的203口徑巨炮, 帝國的反擊部隊能取得什麼戰果? 為免帝國大軍提前撤退, 曼施坦因把他們放到了5公里的範圍內, 才開始全面反擊。 最先出手的是十二座巡洋艦炮塔, 雖然射速只有3發/分鐘,但十二座輪流射擊之下, 每分鐘36輪射擊的頻率就很恐怖了。 來自龍淵軍團軍團城的火控雷達和偵測雷達, 在這時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有雷達的指示和引導, 威力強大的巨炮幾乎是一直追著重型坦克密集的地方進行轟炸。 持續射擊了不到十分鐘, 帝國一方的重型坦克就全部分散開來, 獲得戰機的裝甲兵團直接發起衝鋒, 將前線的帝國坦克部隊拉進了自己最擅長的混戰之中。 最精銳的裝甲騎士們率眾和敵軍重坦部隊搏鬥, 數量最多的裝甲戰士們則是從各個方向鑿進帝國軍隊的後方, 殺戮和破壞著自己發現的一切敵軍和各類裝備、物資。 隨著戰鬥裝甲從後方源源不斷空運過來, 裝甲戰士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並直接投入混戰之中。 一片混亂中, 帝國又不斷地增加重灌備的投入, 可惜全都泥牛入海, 混亂的戰況絲毫沒有得到改善, 反而因為部隊番號的增加而更加混亂。 病急亂投醫之下, 他們又組織了一次三千多架戰鬥機護航的“地毯轟炸”, 企圖破壞掉那十二個“巨炮陣地”。 很顯然, 沒有地面部隊的配合, 這次貿然的行動最終只是“加了道菜”。 列裝了機載火控系統的龍淵戰鬥機, 以一千八百架的劣勢數量, 在夜戰中進行了一次大屠殺, 帝國三千多架戰鬥機、一千多架轟炸機, 全軍覆沒。 如果是在白天, 面對三千多架戰鬥機, 葉菲莫夫肯定不願意孤注一擲, 但夜晚可不同, 即便機載的火控雷達和配套的火控系統還在初級階段, 可再初級, 那也是跨時代的裝備, 在視線受到極大限制的夜晚, 這就跟開了視野掛一樣, 取得幾乎全殲的戰果也就是理所應當了。 拿到制空權後, 曼施坦因馬上就展開了全面反攻, 數量過萬的裝甲戰士全部投入戰場, 率領全軍在拂曉時分進入了鷹城行政中心。 奪下東南鷹城之後, 龍淵軍團的高階製造業生產能力直接大爆發, 不僅全部裝甲戰士的戰鬥裝甲獲得了配套升級, 還快速新增了四萬名以上的裝甲僕從。 多達五萬以上的裝甲兵團撒出去, 擴張速度直接突破天際。 及至夜幕降臨時, 龍淵軍團佔領的城市數量就已經達到了四千多座, 除了東南區域的60%城市完成了佔領, 整個大陸的棋盤計劃也已經完成了80%。 司徒登特驚喜得發現, 裝甲兵團才是執行棋盤計劃最合適的部隊! 大部分棋盤節點, 只需要一個裝甲戰士小隊進行兩個小時左右的掃蕩, 就能維持至少四個小時的“安全期”, 這樣就節約出了大量的時間和資源用來進行節點自身發展和進一步推進棋盤計劃。 整個棋盤計劃, 相互間隔400公里直線距離的節點, 總共也就不到1300個, 僅僅司徒登特麾下的裝甲戰士小隊, 就兩倍於此。 在棋盤計劃的節點佈置完成之後, 配合裝甲戰士行動的“棋盤機降部隊”紛紛組建起來, 在完成之後, 他們將配合裝甲戰士坐鎮總數不到三百座的“核心節點城市”, 作為直線距離500公里之內範圍內戰區的緊急應援隊。 擁有這樣一支救援隊, 這一片範圍內的駐守壓力將會大幅度減小, 只要有成規模的敵軍重灌甲部隊或是大規模炮群出現, 他們就能第一時間抵達進行摧毀, 再加上越來越龐大的空軍, 征服大陸的進度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瘋狂推進。 快速佔領節點城市的同時, 對剩下四大鷹城的進攻也陸續展開。 因為裝甲兵團的快速擴張, 進攻鷹城也不再需要動用全力,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