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黛玉因又想起一件事,遂對了惜春道:“近日寶玉託晴雯來告訴我,說那甄家的公子甄寶玉。已經回到了神京了。雖他家不復從前的光景了,活下的人也不多了。但好歹還有一所宅院。那宅子官衙也未沒收。那甄寶玉如今也在那甄家老宅子裡住著。我想著之前鳳姐姐更告訴過我的,說咱們這裡還收了那甄家五千兩的銀子。這園子裡也沒有什麼可靠的人了,妙玉到底是半個出家人。因此,過了今日,你莫如坐了車,去那甄家將銀子給人家送上。我想他家大概也急需銀子。”
惜春聽了,就點頭道:“好。你既託我辦,明日我就去。”那黛玉又告訴了惜春地址。
惜春待要走,黛玉卻又將她叫住:“你那裡保管的那塊玉。莫如也一併帶著送給他。究竟,之前寶玉也囑咐過我的,說當日在那獄神廟,甄寶玉只恐自己來日無多,因此與寶玉託送了自己的玉。現在他也無恙了,所以他的玉咱們還是要去送還給他。”
惜春聽了,就笑:“你不說。我卻是忘了。好,明日我一併去辦。”呆樂尤亡。
黛玉聽了,就道:“好。過會子我叫紫鵑將那五千兩的銀票送給你。”
惜春聽了,就道:“如此。我現在也要去整理整理。”二人一徑說,因又在紫菱洲的遊廊分路離去。此時時節也快要入秋了,那黛玉一徑走,一徑低頭想:想這園子從前是何等熱鬧光景,如今到底只剩了妙玉惜春與自己。剛出了遊廊,迎面就撞上了妙玉。黛玉就笑:“你怎麼也來了?”
妙玉就道:“我來,是為了找你。聽說你在這裡,就來了。”
黛玉聽了,就問:“有什麼事?”
妙玉也不隱瞞。遂將那一日寶釵與她私語一事,告知了黛玉。黛玉聽了,就嘆:“我就知道。她來必然有事,不想竟是這個!”因萬萬想不到,那忠順王爺竟然又看上了妙玉。
妙玉就嘆:“我以為我進了園子,此生將一直安然無事的。不想,我的劫到底還是來了。”因又唸了一句偈語。
那黛玉見妙玉形容悲切,就安慰:“你也別怕。想她過來。無非就是試探你的意思。你若不願,橫豎他們也無辦法。莫非,到了最後,還要來強搶你不成?”
那妙玉聽了,就嘆:“如真是劫,也是無法的事。”
黛玉聽了,遂道:“你這樣低沉,可不好。究竟不能認命,況他們還未來呢!”
妙玉聽看,就又嘆:“我不是認命。我若認命了,橫豎也就進不得這園子了。只是我說出了來,你也莫笑我。我今年雖才十八,但卻覺活夠了。這一世,我進了園子,認識了你們,又認祖歸宗了,當真是了無遺憾了。”
黛玉聽了,就搖頭道:“我卻是最聽不得這樣一說。好了,若果然如此,咱們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因又激勵妙玉。
果然,隔一日,那惜春就坐了車,懷揣了玉和銀票,出去找那甄家之人了。那惜春不過剛走了一盞茶的工夫,在那帽兒衚衕,那賈政就被忠順王府裡的人,又捉回了刑部大牢。賈璉寶玉得知了,急奔園子,告知諸人。黛玉也發了慌,因嘆:“到底是樹欲靜而風不止。”
不想,那賈璉和寶玉也受了賈政的牽累,剛知會了黛玉,就又被官衙派來的人押走了。那帽兒衚衕也被官家收回,住不得了。賈璉和寶玉遂被禁在神京城東門巡夜打更。鴛鴦平兒晴雯麝月茗煙疾進園子,尋求黛玉庇佑。
這日下午,惜春還未回園子,那長史官就又帶兵來了,因找黛玉,只說要尋一個帶髮修行的道姑。黛玉聽了,想了一想,因對那長史官道:“大人,這園子俱是女眷。也並無什麼道姑尼姑。”因想將妙玉遮掩過去。
那長史官就道:“姑娘,休要多管閒事。你不引領我去見,我自會著人去查。”
黛玉聽了,遂問他:“大人可有旨意?若無旨意,便是私闖民宅。”
那長史官聽了,就哈哈一笑道:“姑娘。我奉了忠順王的旨意也是一樣的。姑娘若出園子去找北靜王爺盤桓,我也是不怕的。只是那北靜王如今人只在半途,想縱然知道了,也是鞭長莫及!”
黛玉聽了,面色不禁凝重。只見那小紅忽然就奔了出來,對了黛玉道:“姑娘,周姐姐和王嬤嬤因見一個當兵的抱了一個瓶子要出去,就要上前奪拿,不想俱被那人一刀刺死了。如今她二人還在門口躺著呢!那個兵士被幾個馬伕圍著了,且請姑娘過去理論!”
黛玉聽了,心裡一驚。不想周瑞家的和王善保家的卻是橫死了。因就對著小紅道:“好丫頭,你先去料理。我過會子就來。”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