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吧,永寧王府一共只有兄弟兩人。永寧王多年病重,被太和帝強行留在京城。林釗身為嫡長子,卻多年被放逐民間。明明大楚律法寫的清清楚楚,王室爵位非嫡子不可繼承。
太和帝卻偏偏把永寧王世子之位封給了庶子林漝,但對林漝的各種不待見也是赤『裸』『裸』的擺在明面上的。
然後林釗臨危受命,去邊關為國效力。明明打了大勝仗,太和帝沒有絲毫嘉獎不說。還立刻把太子調過去,硬生生擠掉林釗的官職,把他打發回家了。
就是怕林釗太厲害,繼續壯大啊!
還有林漝,先前他兵敗時沒人說他勾結慕雲鐸。等太子去了,明顯已經勝利在握的時候說他勾結慕雲鐸了。而且換回一整座碧水城的那位西洛公主就是林漝抓的……
既然都勾結了,為什麼還抓人家公主呢?西洛是傻故意將公主送給林漝抓的嗎?想想也不合理啊!
老百姓,尤其是永寧王府封地上的老百姓,越想越覺得林漝八成是被栽贓陷害的。太和帝就是想把這個世子弄死,給永寧王府貼上通敵賣國的罪名,好削藩呢!
至於林釗,他肯定是被皇室傷透了心。才一改以前不爭不搶的『性』子,開始積極動作了。
永寧王府這些年,雖然永寧王不管事,但底下大小官員都是稱職的。各種農商業什麼的都發展的極好,什麼地震鬧瘟疫,都積極的處理了,老百姓日子過的很是富足。
再加上這幾個月抵禦外敵,大楚別的地方都加稅了,永寧王封地境內的百姓一文都沒加。
出於自身利益的著想,老百姓也不想永寧王府被削藩。民間很快就起了不少支援林釗的聲音,甚至還有人公然呼喊:皇上無道,大公子一心為民,大公子將來必定是一代賢王……之類的話。
訊息傳到太和帝耳中,氣的他險些背過氣去:“朕早就知道他是個不安份的,果然啊。乘著咱大楚剛經過戰『亂』,他就想要造反了。偏偏太子還識人不明,口口聲聲把他當兄弟。如此下去,朕怎麼放心把江山交給太子啊!”
思貴妃乘機進言:“皇上,太子不成器,您還有其他的兒子啊!太子無德,既擔不起責任,就該讓賢。咱們大楚的江山,可不能毀在一個糊塗人手裡。”
太和帝聽得搖了搖頭,腦子多少還有點理智:“不成,太子一直被當做儲君培養的。其他皇子還年幼,更擔當不了大任。”
思貴妃聽得心頭焦急,眼眸一轉又道:“皇上,怕就怕太子恃寵而驕。仗著您不捨得責怪他,越發的無法無天,不將您放在眼裡啊!”
這句話幾乎說到太和帝心坎裡去了,當初調太子去邊關時。他就警告過對方不可與林釗多來往,結果,太子到了邊關。與林釗好的跟親兄弟似的,壓根把他的話當耳邊風。
看來,只是把太子罰閉門思過太輕了。太和帝立馬就道:“來人,去東宮。令太子每天跪地反思兩個時辰,不許見任何人。”
思貴妃聞言,嘴角當即勾勒出一抹得逞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