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三章 受了刺激的貿易(2 / 3)

小說:地中海霸主之路 作者:新海月1

需要一段時間,我們彈藥武器儲備有限,最多也只能支撐到收復烏克蘭地區!

截止目前為止,我們擁有三百三十六萬陸軍,但是我們卻只裝備了一百六十多萬條步槍、五千三百多挺輕重機槍、四千八百多門火炮、兩百三十六輛坦克、兩億發子彈和兩百多萬發炮彈。

現在我們還有四分之一計程車兵手中缺乏武器,武器彈藥也僅僅夠打一次中等規模的戰役,因此……”

尼古拉二世冷冷的打斷道:“停,你說的這些情況我都知道,但是我們現在沒得選不是麼?

現在戰場的情況你也很清楚,同盟國就快要完蛋了,英法保已經在義大利地區開闢了新的戰線,同盟國又輸掉了南線會戰,你覺得奧匈帝國還能夠支援多久?

一旦奧匈帝國投降了,德國人又能堅持多久?總不能等同盟國都投降了,我們還有大量的土地在敵人的手中吧?

如果真發生了這種情況,這場戰爭帝國就白打了,協約國已經約定了以戰場上的貢獻大小,作為戰後瓜分戰利品的原則,我們現在的表現,可沒有資格拿到我們想要的一切!”

戰爭一旦和政治掛上了勾,那就變質了,軍事必須要給政治讓步,就算是在軍事上再怎麼不合理的仗也必須要打!

面對一個剛腹自用的沙皇,米哈伊爾·瓦西裡耶維奇·阿列克謝耶夫只能苦笑,不過現在的情況已經很好了,至少尼古拉二世沒有讓他們立即和德國人進行決戰。

從理論上來看,以四倍的優勢兵力,就算是馬上和德國人決戰,他們的勝算也非常的大。

可惜,現在已經不是冷兵器時代了,戰爭不是光靠兵力就可以決定勝負的,在去年的東線大戰中俄軍已經丟掉大半家底兒,短期內是無法恢復元氣的。

如果不是冬天的來臨,或許在去年的戰爭中,俄羅斯帝國就不得不認輸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還是德俄談判拯救了俄國,德國人做出了錯誤的判斷認為俄國會退出戰爭,沒有在冬季來臨前進行軍事冒險。

米哈伊爾·瓦西裡耶維奇·阿列克謝耶夫想了想說:“陛下,我們還是向協約國求援吧,只要他們提供了足夠的武器彈藥,我們馬上就可以發起反攻!或者是讓外交部和保加利亞進行溝通,讓他們提前交貨?”

沉默了片刻功夫後,尼古拉二世才開口說:“我們督促外交部去辦的,但是你們也要做好思想準備,現在西線戰場上英法和德國人已經打得非常激烈了,他們恐怕也沒有多少餘力向我們提供援助!

而保加利亞的軍工生產能力也是有限的,如果只是提前交付部分武器裝備應該問題不大,但是想要他們提前完成我們全部的訂單恐怕是做不到的!”

米哈伊爾·瓦西裡耶維奇·阿列克謝耶夫苦笑著說:“是,陛下!不過有總比沒有好,至少也要讓保加利亞人拿出兩三億發子彈出來,讓我們應急!”

兩人都默契的沒有提國內的軍工生產,巔峰時期俄羅斯帝國一年能夠生產五六億發子彈,這個數字僅僅只可以滿足俄軍自身四分之一的消耗量!

而剩下的部分就只能依耐於外界的補充了,問題上俄國缺的又何止是子彈,各項戰略物資他們基本上都缺,即便是英法家大業大在滿足自身的需求後,也無力滿足俄國人的全部需求。

就算是加上了保加利亞的軍工生產,也一樣無法滿足俄國人的需求,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保加利亞也必須要優先滿足自身需求,斐迪南可沒有為了俄國人就爆肝的國際主義精神!

也就是說,從世界大戰爆發以來,俄軍的武器彈藥就從來沒有充足過,自然俄軍的戰鬥力也就從來沒有爆棚過了!

受限於交通運輸,世界大戰的爆發後俄國人的軍工生產能力不但沒有繼續增長,反而發生了萎縮,在1915年產能達到巔峰之後,就開始了一路下滑。

尤其是尼古拉二世發動了聖彼得堡大清洗過後,被惹火了的資本家們人為的降低了軍工產能,除了聖彼得堡的工廠外,俄國其他地區的軍工企業都因為各種理由減產!

巔峰時期,俄國的軍工企業每個月可以生產五千萬發子彈,但是現在這個產量僅僅只剩下了一千三百多萬發。

這種背景之下,沙皇政府就不得不將目光投向外界了,首先就是挨著的保加利亞獲得了大量的訂單,現在每個月都要向俄國人交付五千多萬發子彈、一百多萬發炮彈、二十多萬條步槍、五百多門火炮、三百多架飛機……

並且還是多多益善,為了刺激保加利亞的軍工產業增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