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了解的多,斐迪南才覺得頭疼。
尼古拉二世政府現在差不多是四面楚歌了,這一敗將以往壓制住的矛盾,都爆發了開來。
不說分崩離析,但是內憂外患確實是現在沙皇政府的現狀。
外部有叛軍存在,小尼古拉政府在開始反攻了,蘇***政府正在等大水退卻,就要一掃六合。
內部,波蘭人在鬧獨立,芬蘭人想要獨立,波羅地海地區也不安分,還有幾百萬戰爭難民等著尼古拉二世去救濟。
國際上,大家對俄羅斯帝國解體翹首以待,英法巴不得沙皇政府更慘些,那樣俄國內戰就可以牽扯到保加利亞更多的精力。
站在斐迪南的角度上來看,現在沙皇政府最佳的選擇,就是立即停止戰爭,修養生息,挽回民心!
作為和平的代價,沙皇政府必定要放棄大片的領土。
比如:放棄烏拉山脈以東地區,讓俄羅斯變成一個純歐洲國家。又比如:讓俄屬波蘭、芬蘭等地區獨立。
即便是如此,新新生的俄羅斯依然繼承俄羅斯帝國的精華地區,領土面積依然超過了四百多萬平方公里,人口還是超過了五千萬。
有這麼豐厚的家底,潛下心來種田二十年,依然還是那個令歐洲顫抖的憲兵。
這麼想是沒有問題的,可是要這麼做的話,估計就難了。
不是誰都有這個勇氣的,況且尼古拉二世也未必能夠再等二十年。
如果他有足夠的耐心,那麼日俄戰爭中,俄羅斯帝國也不會敗北了,同樣世界大戰中俄羅斯帝國也不會遭到重創。
沒有這一系列的不利因素,沙皇政府現在依舊統治著俄羅斯帝國,甚至已經建立起了斯拉夫帝國也不是沒有可能。
……
“陛下,現在國際形勢對我們非常的不利,一旦俄國被分家,我們就被綁在了尼古拉二世的戰船上了!”梅捷夫鄒著眉頭說道
“嗯,這就是代價!保俄同盟建立以來,保加利亞獲得了一個寬鬆的國際環境。
得益於此,我們也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建立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州的大帝國,怎麼可能一點兒代價都付出呢?
況且,英法的算計未必就能夠成功,革命黨人也不是傻子,現在全世界都不能夠容忍他們統一全國。
在這個時候發起統一戰爭,完全就是取死之道,如果他們龜縮在西伯利亞,我們還奈何不得他們。
一旦跨過烏拉山脈進入了歐洲平原,你覺得在飛機坦克大炮面前,他們的血肉之軀能夠擋多久?”斐迪南毫不在意的分析道
革命黨會不會打過來,他是一點兒也不擔心,現在整個俄羅斯帝國都沒有多少青壯了,斯大林就算是想用人海戰術,也不夠格啊?
沙皇政府的旗號還是很好用的,有這面旗幟在,就不是保加利亞和俄羅斯帝國的戰爭,而是一場俄國內戰!
幫助荷蘭人,斐迪南都可以派出僱傭兵,難道幫俄國人就不行了麼?
頂著僱傭兵的旗幟,拿烏克蘭的土地當軍餉,斐迪南還不信打光了烏克蘭的土地,都還打不垮斯大林同志?
至少現在的鋼~鐵同志,還沒有一千兩百多萬大軍可以用,撐死也就兩百多萬軍隊,就算是拼人數也是斐迪南佔優勢啊?
“陛下,我絲毫不擔心軍事上問題!關鍵是政治問題,尼古拉二世政府的執政能力,實在是難以讓人放心啊?”梅捷夫苦笑著說
這才是最大的問題,按理來說鎮壓叛亂,應該是政治和軍事並行才對。
可惜,這麼多年過來了,大家看到的幾乎全都是軍事手段,尼古拉二世政府幾乎沒有使用過政治手段誘降!
否則,俄國內戰也打不到現在,在戰爭爆發初起,只要尼古拉二世宣佈:赦免倒戈的貴族、資本家,估計都不用打,小尼古拉政權就被瓦解了。
剩下的莫斯科政府,能夠堅持的住麼?沒準當時最先掌權的資產階級,就直接向他投降了。
這些幾乎都是歐洲大陸的慣例,輸了就認輸,贏家也不斬盡殺絕。
在近代以前,很少出現持續十幾年時間的內戰,往往一戰分出了勝負,最後大家都相互妥協了。
當然中世紀的貴族戰爭不算,人家一天沒事幹閒的蛋疼!為了一隻兔子、一隻野雞、一籠蜂蜜,都可以幹一仗!
“不用擔心,樂觀一點兒。沙皇政府的政治手段,雖然差了那麼一點點;吏治也稍微腐朽了那麼一點點,其他方面還是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