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這個價格,俄羅斯帝國是不可能接受的!”
梅捷夫想了想說:“那就很遺憾了,保加利亞政府不可能出這樣一個天價,我想世界也沒有任何人會出這麼一個天價去買!
最後一次報價,我們最多隻能出18億列弗,超過這個價格就沒得談了!”
顯然梅捷夫這是有恃無恐,地理位置決定了,世界就保加利亞一個買主,假如保加利亞不出這個價,自然不可能有人再出價了!
條件相差甚遠,第一輪談判不歡而散,只能等待第二輪談判的開始。
而另一邊,保加利亞的十年計劃也公佈了結果,令世界的政要鬆了一口氣,這裡面沒有擴軍計劃,最多也就增加空軍學院、海軍學院、陸軍學院的數量。
不過這些都是小問題,只要不是直接擴軍備戰,增加一些軍校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與之相比的就是保加利亞的金融政策,直接被外界抨擊為“世界保守派的大本營”。
開設銀行的限制條件一大堆,股市直接被國會立法禁止了,無數國際資本們被氣的火冒三丈。
這個操作有問題,導演劇本有問題啊?不是說好的開放金融麼?這也叫開放?到底開放了什麼,我怎麼沒有發現?
不管他們怎麼想,怎麼抨擊,這是保加利亞國會批准的,並且已經經過了斐迪南的簽字,新金融法已經生效了。
反到是保加利亞國內卻是一片風平浪靜,民眾紛紛叫好,銀行管理越嚴格,他們的錢就越有保障。
股市?在他們大多數人的印象之中,就是“股災”!
自從關閉股市後,二十多年來保加利亞的經濟一直都發展的很好,無論國際經濟如何風雲變幻,保加利亞就沒有爆發過經濟危機。
既然如此,還要股市幹嘛?透過買股票賺錢,很遺憾保加利亞民眾表示,能賺錢,誰會那麼傻賣掉自己手中的股份啊?
而禁止股市,最大的支持者居然是保加利亞的資產階級,一方面是家族企業的關係,另一方面就是當時社會上的兩大理念之爭!
實體經濟vs虛擬經濟,這個問題一直持續到了李牧穿越前,只不過到了後世實體經濟已經被打壓的奄奄一息了,而佔據了主流的早就變成了利潤更高的虛擬經濟。
但是現在的保加利亞不一樣,佔據了主導地位的還是實體經濟,支援這一派理念的專家學者、資本家們,掌握了社會上最主要的話語權。
他們的做大,和斐迪南的暗中支援不需關係,包括他旗下的馬甲產業,都是這一理論的鐵桿支持者。
斐迪南之所以這麼做,沒有其他原因,完是保加利亞的發展需要,社會上的錢是有限的。
在實體經濟佔主導的社會,這些錢大都流入了工業上;反之虛擬經濟佔主導的社會,這些錢就進入到了虛擬經濟中。
法國人為什麼變成高利貸帝國?真的以為是是法國資本家,就天生是搞金融的麼?
還不是在利益的趨勢下,逐漸演變出來的,投資實業的回報率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一年之內,發生幾倍、幾十倍的暴漲,但是金融可以!
高額的回報率,吸引了大量的資金流入,最終法國的經濟被金融綁架了,在19世紀中後期,就開始山河日下。
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上,斐迪南認為如果不是法國經濟在19世紀發生了轉型,,而是一直髮展實體工業,根本就沒有德國人什麼事!
大量的工業,可以提高大量的就業崗位,從而讓法國本土可以容納更多的人口,沒有這一次跑偏,法國的經濟總量或許不比現在高多少,但工業實力至少是現在三五倍,總人口或許是現在的一倍,甚至更多!
面對一個這樣的法國,德國連崛起的機會都沒有,普魯士也不可能挑戰他們的歐洲大陸霸主地位。
現在保加利亞也處於上個世紀,法國人同樣的時期,短期內不存在外敵,社會經濟需要一個明確的發展方向。
毫無疑問,斐迪南選擇了實業,而保加利亞民眾也選擇了實業,那麼打壓其他的虛擬經濟就必不可少了。
考驗資本家節操的事情,斐迪南不想去嘗試,事實上他也不認為資本家會有節操,最好就是不給他們變壞的機會!
現在保加利亞的工業實力,已經超過了法國人四分之一,但是在經濟總量上,法國人反而超越了保加利亞四分之一,就知道這個虛擬經濟的水分有多大了!
一個價值一百萬列弗的企業,在股市可以變成一個價值一千萬列弗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