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六章 遷都否(1 / 3)

小說:地中海霸主之路 作者:新海月1

1926年的索非亞,已經有幾分現代化城市的模樣了。

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雖然沒有百層高樓的摩天大廈,但是十幾二十層的建築還是遍地都是。

受斐迪南的影響,保加利亞的城市在設計上道路都很寬,像首都索非亞按照斐迪南的要求,初步設計能夠容納一千萬人口,可供三百萬輛小汽車通行。

甚至連各個行業的辦公區,都分佈在了不同的區域,總得來說就規整,這也算是保加利亞的特色了。

現在的索非亞總人口已經突破了三百萬,是保加利亞的第一大城市,也是僅次於倫敦和巴黎(這裡是指大巴黎)的歐洲第三大城市。

單從城市發展潛力來看,其實君士坦丁堡還更加具備優勢,作為黑海的門戶,每年從這裡路過的船舶數量都過了萬,是保加利亞最繁華的商業港口。

即便是政府沒有投入太大的資金,現在君士坦丁堡也成為了保加利亞的第二大城市,但是商業化氣氛太濃厚了,斐迪南不喜歡。

實際上在克里木半島入手後,保加利亞就人提出遷都君士坦丁堡,不過支援的人不多。

在歷史文化上,索非亞雖然比不上君士坦丁堡和雅典,但是在保加利亞也是排名前五位的。

在經濟上,目前還是保加利亞第一大城市,不過最多兩三年就會被君士坦丁堡超越。

在安全上,索非亞和君士坦丁堡都差不多,現在兩座城市都遠離邊界,沒有戰爭威脅。

在地理位置上,君士坦丁堡明顯更加具備優勢,地處歐亞大陸交接處,坐擁海峽優勢。

君士坦丁堡擁有這麼多的優勢,唯獨在一點上比不上索非亞,那就是政治上。

索非亞是保加利亞的起家之地,民眾對政府的支援度是最高的,同時也是保加利亞制度的奠基地,在政治上具備了無與倫比的地位。

支援遷都君士坦丁堡的人,大都是遺老遺少和部分資本家,顯然在政治上他們還沒有足夠的話語權。

所謂的支援,也就是在民間吆喝幾嗓子,在國會連提案的議員都湊不夠,政府中也沒有他們的利益代言人。

而支援定都索非亞的人就多得去了,軍、政兩界的高層,超過八層以上的保加利亞民眾,還有斐迪南本人。

原因不用說大家都知道,首都的位置還牽扯到了非常大的利益。

想要遷都君士坦丁堡的人,也無非是透過遷都增加他們在政治上的發言權,還有改變保加利亞的國策!

早在世界大戰結束前,就有遷都的討論,比如:遷都貝爾格萊德,這就意味著保加利亞為了的戰略目標是歐洲大陸,奧匈帝國肯定是活不過一戰了。

又比如:遷都雅典,這標誌著保加利亞要爭霸地中海,海洋戰略將成為保加利亞未來的核心戰略。

還有提議遷都布加勒斯特的,這意味保俄兩國蜜月期的結束,保加利亞接下來的戰略是攻略俄國。

現在斐迪南可能改變保加利亞的國策麼?顯而易見是不可能的,如果遷都了君士坦丁堡,不是給資本家們和遺老遺少上臺,提供平臺麼?

就算是斐迪南肯答應,國內也通不過,這標誌著保加利亞現有體系的崩潰,將進入資本主義時代。

和全國人民對著幹的遷都,只有白痴才能幹,就像很多人說為什麼英國人當年不遷都美洲,西班牙人不遷都南美一樣。

不是他們不知道遷都的好處,問題是後果太嚴重了,嚴重到了大家根本就承受不起!

相比之下,保加利亞遷都君士坦丁堡,連實際上的利益都不具備,除了面子上好看外,就是再給自己找麻煩。

沒有人規定,一個國家的首都一定要在最發達的城市,那意味著資源的浪費。

如果可以的話,斐迪南不介意將首都遷到一座鳥語花香的小城市,遠離工商業繁華的大都市。

現在的索菲亞,也再進行去工業化。

從1908年開始,索非亞地區就沒有再增加過任何一家工廠了,除非是屠宰場、發電廠、印刷廠之內的城市必須品,其他的工廠都在陸續遷移出去。

這也是為什麼,君士坦丁堡的經濟,能夠這麼快就追上索非亞的原因。

按照目前的規劃,索非亞方圓一百公里的區域,禁止出現任何汙染環境的工廠,包括化工廠、鋼鐵廠在內的大汙染工廠全部外遷,城市汙水都必須要進行淨化後才能排放。

方圓兩百公里的範圍內,禁止出現重汙染工廠,大氣排汙標準也必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